“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说民间谚语,意思就是:到了小暑、大暑这两个节气时,上有烈日当头,下有湿气蒸腾,天地之间简直就像一个大蒸笼,因此,人们就有了“上蒸下煮”的感受。这句谚语是用形象化的表述,说明了小暑、大暑是夏季最炎热的时节

      的确,小暑、大暑这两个节气正是一年之中最为炎热的时节,就像古诗中所说的那样——赤曰炎炎似火烧。


一、“小暑大暑”的含义

      小暑、大暑两个节气之名就包含了“炎热”的意思。

      古人形象地说:“暑,煮也,热如煮物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暑”就是“煮”,当“暑”到来的时候,天气就热得像煮东西一样。

      这个说法还是用了形象化的比喻,是把“暑”比喻为“煮”的。而“暑”的真正含义是“热”。因此,小暑就是小热,大暑就是大热。所以,相比较而言,最热的还是大暑,当然,小暑已经是很热了。

      正是因此,民间俗语就有了“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接大暑,热得无处躲”等说法,这都说明了这一时期的炎热程度。


二、“小暑”的气候特点

      小暑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也是24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一般在7月6日至8日之间。此时天气虽然热了,但还没到最热的时候。此时南方的梅雨季节即将结束,人们常说的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就要开始了。

      所谓三伏,是指初伏、中伏、末伏,时间一般是在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下旬之间,时长为30天或者40天。这段时间是北半球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有“热在三伏”的说法。

      小暑的三候是指: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壁,三候鹰始鸷。


      这三候的意思是:小暑时节,天气比较炎热,大地上不再有一丝凉风;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避暑,人们能经常听到它的鸣叫声;老鹰则因地表高温,变得更加凶猛。

三、“大暑”的气候特点

      每年7月23日或24日,为大暑节气。这是一年中最为炎热的时候,雷阵雨也较多。大暑来临,夏天到了最为嚣张的时候,灼热的阳光铺盖天地,像要把大地烤熟。

      大暑三候是: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涛暑,三候大雨时行

      一候中的“腐草为萤”是古人的一种误会,萤火虫并不是腐草所化,只是它们喜欢在有遮蔽性、多草且潮湿的地方生存。

      二候土润溽暑,是说天气闷热,湿气浓重,蒸得人令人难耐。

      三候大雨时行,是说湿热交加,聚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有大的雷雨出现。秋也就伴随雷雨到来了。


      古人讲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大暑热到极点,而后就进入了“立秋”,也就是一下子从暑热转入秋凉了。

      在大暑三候中,其实已经蕴含了“秋意”:萤火虫飘飞在夜晚,就预示着秋天就要来了。 

四、推荐一个避暑方式

      最后以“如何避暑”作结。当然,现代化的工作环境中,已经有了空调之类的消暑工具了,避暑、消暑似乎不成为问题了。

      那么,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古人的避暑方式,那就是——心静。


      这是唐代大诗人的避暑方式,请看——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这既是一首好诗,也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消暑方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19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三伏天人们普遍想到的是如何降温防暑,如何开始跟着节气养生治未病的行程,此时三伏天的养生保健一定要注意补充体力,解热防暑,以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

  小暑大暑,“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并且潮湿闷热的日子,民间百姓说的“苦夏”就在此时。在这个时节要注意增加营养,食物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少吃油腻和辛辣的食物,少饮酒、少抽烟。另外,要做好心理调节,要静心、安神、戒躁、息怒。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8-24
这句话形象地概括了小暑大暑节气高温湿热的特点。小暑之后,盛夏酷暑降临,人体出汗多,消耗大,所以这个节气养生要注意补充体力,避热解暑。而大暑节气是全年最热的时期,高温酷暑常常侵袭人体,就算一动不动,也能令人大汗淋漓。
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意指天气开始炎热,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小暑是在每年公历7月7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05°时。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节气,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大暑”。从气象的角度看,小暑节气的到来,标志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大暑时间点在每年公历7月22日-24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20°时。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比小暑还要热,所以称之为大暑。大暑正值中伏前后,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40℃的高温天气,在这酷热难耐的季节,防暑降温工作不容忽视。
第3个回答  2022-08-31
这句话形象地概括了小暑大暑节气高温湿热的特点。小暑之后,盛夏酷暑降临,人体出汗多,消耗大,所以这个节气养生要注意补充体力,避热解暑。而大暑节气是全年最热的时期,高温酷暑常常侵袭人体,就算一动不动,也能令人大汗淋漓。
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意指天气开始炎热,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小暑是在每年公历7月7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05°时。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节气,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大暑”。从气象的角度看,小暑节气的到来,标志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大暑时间点在每年公历7月22日-24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20°时。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比小暑还要热,所以称之为大暑。大暑正值中伏前后,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40℃的高温天气,在这酷热难耐的季节,防暑降温工作不容忽视。
第4个回答  2022-08-26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天气比较热的季节,上面有太阳烘烤,下面有地气上扬。形容相当炙热的状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