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个人成长的思维认识:能力是越广越好还是越精越好?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3

对于过往显赫人物的评价,用词越少越显这个人的伟大。

工作理念。工作离不开宽阔的视野和精湛的技术,所以认识的广与精之间的差别对我们尤为重要。

“技多不压身”这句话想必每个人都听了无数遍,而且就这句话里提倡的意思大多数人应该都是支持的,我也不例外。可是在培养自身技能的时候,难免会陷入要“广”还是要“精”,虽然既广泛又精通是最好的,比如季羡林通八国语言,尤精吐火罗文,但是并非人人都能成为季老。因此对于占多数的普通人而言,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培养技能,该要“广”还是要“精”变成了争论不休的问题了。

古往今来,在“广”和“精”的论战中,海内外有大量书籍成为了两派信徒各执一词的有力工具,而我的身份则是“精通”这一观点的支持者。 在成长的过程中对各个事物都能有广泛的认识这一点固然重要,可是不能抓住一部分成为其专家的话就会陷入肤浅。在过去的一切时代里,信息传播的速度远不及今日的便捷,过往依靠“信息不对称”而做成的生意也就开始愈发艰难。曾几何时,只要自身稍稍比别人懂一点,就能在某些场合崭露头角,从而抓住机会实现价值。这种手法之所以在过去的很多时候以及现在的少数场合还能沿用,是因为和自己共事的对象太过于无知,利用“广”而成事的人,仿佛是“五十步笑百步”的做法,可以短期优秀而做不到长期卓越。当今社会的大多数时候与我们共事的对象已经不似以前那般无知了,这一点无论是从身边同事还是客户身上都能看出来,你懂波特的“五力模型”,别人也懂,你能说的上“艾森克的人格类型维度”,别人反而听观察观察就能大概能判断你要么是“多血质”要么是“黏液质”。到了这个时候你再感慨——原来你也懂得不少啊!别人也却只能笑笑,“哪里哪里,都是些常识罢了”。于是也有不少人怕遇到这样的情况,不论自己懂多少都不敢肆意在他人面前说起,这么做只是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而已,谦虚不太会过错,谦虚可能会错过。正因为人与人之间知识“广”度的差距不断缩小,所以企图通过“光而不精”的方法脱颖而出的难度也就越来越大了。我是把一个事物、一项技能、一种领域做到“精”这一观点的支持者,原因大概有三点。

第一,对一个事物“精通”和多多个事物“广泛”这两者之间的优势都是很明显的,有人半懂不懂,自然能识别出谁是这方面的行家。往往一个领域里的专家都来自许许多多非专家的引荐才被人所知的,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第二,对一个事物“精通”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幸运,更是一种幸福。在任何一条路上往深处走,会分享路途风景的人就越来越少,也许遇到的挑战会越来越多,对个人能力特别是专业能力的要求也就越来越强。在问题一个接一个克服的过程中,身心内外的成就必将油然而生,在个人短暂的生命里能独赏某一绚丽美景,岂不快意人生?如若把这一番体验和经验传达给后生,带给别人一些帮助,难道不是幸福生活的一大乐事吗?

第三,“精通”到最后自然就“广泛”,在学习的初期,“精通”或许没有“广泛”来的好处多,比如两个都会弹“月亮代表我的心”钢琴曲的年轻人,其中一个还能弹奏莫扎特、肖邦、柴可夫斯基,而另一个只会弹“月亮代表我的心”,但他和前者不一样,他不但会用钢琴弹,还能用吉他弹、二胡拉,小提琴奏……这可就了不得了,乍一看此人会四五番乐器,而前面那位年轻人就会弹钢琴,恐怕得到赏识的机会也是后者多于前者吧。

“精同”的确在一开始没有“广泛”来的吸引人,不过“精”到最后,真正获得专家的头衔后收获的效益就远不是“广”所能比的了。

之前听说过这么一句话——“ 对于过往显赫人物的评价,用词越少越显这个人的伟大。 ”虽说这番话有些玩笑的意思在里面,但也不无道理。能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特别是实践认证的专家,光是学习本专业的知识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更多与此相关的知识和实践支撑才能避免成为“学究”,长此以往,也就既“精”又“广”了。即便我是支持“精通”要多于“广泛”,但回到前面的话题,在“广”和“精”的争论中我还有别的观点想要陈述,那就是不论对哪一个观点的支持,都不能脱离个人成长的环境和时期来分析问题,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为能做出决策于是视野很重要,为能积累经验于是体验很重要,为能明确所求于是找寻很重要,像在这种时期必然是要重视“广泛”的发展,不能闭门造车,特别是不能酿成目中无人、心胸狭隘的错。因此“广”和“精”在某些时候是冲突的,不过这种时候是少数,而且只是在时间顺序上先后的顺序,并没有重要性大小之分,所以两者之间也是统一的,没有广泛的认识,就无法找到专业的方向,没有精通的优势,也就掌握不了广泛认识带来的机会。

在成长的过程中,技能的培养往往来自于正确、积极、开放的思想,我们讨论“广泛”和“精通”的关系,也就是提醒自己要正确看待个人成长的各自处境及一般规律,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刻舟求剑和东施效颦等思维上的陷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