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大爆炸初期,整个宇宙的星系自传与公转都会比现在快上几百亿倍?

在宇宙大爆炸的初期,整个宇宙的星系自传与公转都会比现在快上几百亿倍?
现在的宇宙星系比宇宙大爆炸初期的时候慢了特别多!
现问题:现在我们的的太阳系星体自传与公转的速度,肯定比50亿年前慢了特别多。
那问题就是:现在我们的地球自传周期是23小时56分,公转周期是365日6小时9分10秒。那如果我们的地球在50亿年前呢?那它们的自传周期与公转周期肯定比现在快得多呀?因为它们那时候受到宇宙大爆炸得余力的影响作用更大!那时候地球自传周期可能只有10几时小时!公转周期只有200多天!
突然冒出的想法,请大家探讨下。

看了楼上诸位的回答我感觉还是没有抓住问题的重点,还是由我来给楼主详细解释一下吧。其实楼主没能真正的了解过宇宙大爆炸,宇宙大爆炸不是你想象的那样,还是我们来重温一下它吧。在宇宙大爆炸最初的几个普郎克时间内(几亿分之一秒内),所有的能量与物质间的转化都已经完成,期间还包括反物质的湮没。此时宇宙密度极高温度也极高,但之后的仅仅几分钟内宇宙的密度与温度急剧减小,减小程度是程指数形式。在几十万年后温度下降到质子可以俘获电子,好了,宇宙中的最基本元素氢元素诞生了,在接下来几百万到几亿年时间内氢元素形成星云继而形成宇宙中的第一批大质量恒星,(这里先说一句,此时宇宙星际间的温度已经低到和现在差不多,所以就算此时也不存在宇宙余力的影响,此时距与宇宙大爆炸也就十几亿年之久,更何况现在?)第一批恒星由于当时星云密度较大,所以大多都会形成大质量恒星,大质量恒星由于内部核剧变剧烈很快燃烧殆尽,引发恒星的超新星爆炸,将恒星外壳分解并内部核剧变的废料(重核元素)抛射出来,形成大部分还是由氢元素组成并夹杂着少量重元素的二代星云,这些星云继续由于引力作用坍塌成新的恒星,可以想象,我们太阳系形成之处就已经存在过好几代大质量恒星星系诞生与消亡了,可见100多亿年的时间尺度有多大,哪还有什么宇宙余力之说。如果楼主不相信这套理论,那么你看看你的身体,这就是最好的证明,我们身体的好多重元素,如:碳、氧、氮、铁、钙等等以及我们周围的重金属元素,这些元素在宇宙中不可能凭空产生,只能是形成与大质量恒星的核反应堆,之后通过超新星爆炸释放出来,所以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们曾在恒星内部的核反应堆里面,呵呵,扯的有点远了。现在我们就说是什么因素是地球和各个太阳系内的行星速度改变。太阳系诞生之初,由于太阳周围的环境极其复杂,到处都是陨石小行星,处处发生着碰撞,当时地球可能刚形成,或许那是还可能只能是个大一点的小小行星,所以那是地球的运转速度一定和现在不一样,这种不一样也绝对不是宇宙余力造成的,那只是当时的环境非常混沌罢了,随着碰撞吸纳尘埃,地球慢慢形成,质量不断增加,运转轨道不断稳定,它的速度也在发生着不断变化,最终形成演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以上是我从宇宙大爆炸到太阳系形成大体上简单做了下叙述,我们应该明白宇宙大爆炸与我们太阳系运转速度以至于银河系运转速度之间没直接关系。写了这么多还望楼主给分啊,呵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1-10
我个人认为50亿年前应该快不到哪去或现在可能比当时快,因为我没见过当时的太阳系。所以只能从现有的知识出发。我们所处的宇宙空间是没摩擦力的,如果没有外力影响按牛顿定律所有的物体是按直线运动的,而引力使它们相互吸引改变成近圆的轨道,所以在这只考虑引力即可,而宇宙减缓速度是“万有引力”及所有的物体都会相互吸引,而它们的引力与自身的质量成正比,宇宙刚开始爆炸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可随着物质不断的增多,来自物质越来越多的引力出现,物质在引力的作用下相互制约吸引,渐渐的宇宙膨胀速度会放慢,宇宙在引力下坍塌,最后所有的物质都会在引力的作用下回到寄点。但是如果在地球形成的这段时间内有外来的大型小行星撞击,可能会对自转和公转造成一定的影响,前提是这个力足够大。

参考资料:《时间简史》

第2个回答  2012-01-09
大爆炸的结果只是使星系间远离,与行星的自转公转速度没什么关系,地球在形成之初的公转速度与现在基本是一样的,自转速度由于潮汐力等因素可能会稍稍减慢了一点点,但也没太大不同
第3个回答  2012-01-09
宇宙大爆炸初期,温度极高,连电子都要脱离原子核无规律运动,都是等离子体,根本没有星球的存在
第4个回答  2012-01-09
不太有可能会有星系出现,不过理论应该是可以的
第5个回答  2012-01-09
。。。。。。厉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