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凤、龟、龙,谓之四灵”出自哪里?

如题所述

出自西汉戴圣所编《礼记·礼运》。

节选原文:

何谓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故龙以为畜,故鱼鲔不淰。凤以为畜,故鸟不獝。麟以为畜,故兽不狘。龟以为畜,故人情不失。

译文:

什么叫四灵?麟、凤、龟、龙称之为四灵。所以畜养了龙,各种鱼类就不会惊游而去;畜养了凤,各种鸟就不会惊飞;畜养了麟,各种野兽就不会惊跑;畜养了龟,了解人情就不会有差错。


扩展资料

《礼运》,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运》实际上则反映了儒家的政治思想和历史观点,尤其是书中的“大同”思想,对历代政治家,改革家都有深刻的影响。

康有为为《礼运》作注,在注解中发挥了他有关变法维新的政治主张。按古代说法即认为《礼记·礼运》篇的“大同”之说是受墨家或道家的影响。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时期中国的礼制、礼意,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

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礼记》全书用散文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阐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划,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礼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0-28
  《礼记·礼运》 《礼记·礼运》:“麟、风、龟、龙,谓之四灵。”道教本有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天神护卫的说法,而这四位天神实际上来源于古代的星神崇拜、古人将黄道(太阳和月亮经过的天区)中的恒星分为二十八个星座,称为“二十八宿”;后来将二十八宿和四象相结合,形成了“二十八宿”和“四象”的说法。其中东方七宿——角、亢、氏、房、心、尾、箕,古人将其想象成龙的形象,因位在东方,按阴阳五行五方配五色之说,东方青色,故称“青龙”。以此有北方玄武,西方白虎,南方朱雀之说。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合称“四象”,又称四方四神。一般这四方之神常被运用于军容军列,成为行军打仗的保护神《礼记·曲礼》上曰:“行。前朱鸟(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招摇在上。”陈满注曰:“行,军旅之出也。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方宿名也。”又曰:“旒(līú,旗子上的飘带)数皆放之,龙旗则九旒,雀则七旒,虎则六旒,龟蛇则四旒也。”即说其表现形式是将“四象”分别画在旌旗上,以此来表明前后左右之军阵,鼓舞士气,达到战无不胜的目的。《十三经注疏?礼记曲礼上》论及其作用时说:“如鸟之翔,如龟蛇之毒,龙腾虎奋,无能敌此四物。”可见其作用之大。道教兴起后,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纳入其神系,作为护卫之神,以壮威仪。《抱朴子·杂应》描绘太上老君形象时说:“左有十二青龙,右有二十六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后有七十二玄武。”十分气派,着实威风。后来,四象逐渐被人格化,并有了其封号,青龙号为“孟章神君”,白虎号为“监兵神君”,朱雀号为“陵光神君”;玄武号为“执明神君”。不久,玄武(即真武)的信仰逐渐扩大,从四象中脱颖而出,跃居“大帝”的显位,青龙、白虎则被列入门神之列,专门镇守道观的山门。宋朝范致能《岳阳风土记》云:“老子铜有二神像,谓青龙、白虎也。”明姚宗仪《常熟私志?叙寺观篇》云:“致道观山门二大神,左为青龙孟章神君,右为白虎监兵神君。”在古时《史记.天宫书》‘东宫苍龙、南方朱鸟、西宫咸池、北宫玄武。’在这里的不是白虎,而是咸池。而咸池是主五谷的星,主秋季,因五谷是在秋天有收成的,所以就把它放在秋季,但它不是动物,如何能和龙、鸟、龟配成四灵呢?在《正义》:‘咸池三星在五车中,天演南,鱼鸟所扥也。’所以在宋代己提出质疑:‘苍龙、朱鸟、玄武、各总七宿而言之。至于咸池,则别一星,自在二十八宿之外。咸池还有一个解释,就是太阳洗浴之所。在《淮南子.天文篇》:‘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可见咸池原是羌人视为日出之处,咸池也就是碱水湖,应是岷山地区的芋个湖泊,或是青海。由此可证明原始人所崇拜的星宫天象尚没有青龙白虎的观念。在《礼记.礼运》所谓:‘麟凤龟龙,谓之四灵。’把不属于动物的咸池换成麒麟。后世有四灵有麟、四象有虎的习惯。四灵,也叫作四象,四神,即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是我国古代人民所喜爱的吉祥物. 四灵导源于远古神话,起初称为"四象"指水,火,木,金分布四方之象.《易·系辞上》说:"两仪主四象."两仪即阴阳或天地.在上古,表示天空东南西北四大区星象是用东龙,南鸟,西虎,北龟蛇(武)四组动物.这四组动物,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四方之神灵.春秋战国时期,由于五行学说五行学说盛行,根据《黄帝内经》五行与五色的搭配关系,木=青色,为木叶萌芽之色 ,火=赤色,为篝火燃烧之色,土=黄色,为地气勃发之色,金=白色,为金属光泽之色,水=黑色,为深渊无垠之色,所以四象也被配色成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两汉时期,四象演化成为道教所信奉的神灵,故而四象也随即被称为四灵。四灵配四时,即舂麟,夏凤,秋龟,冬龙,仍取四时.而在四灵之中以龙为长.四灵中,龙能变化,凤知治乱,龟兆吉凶,麟性仁厚.由於龙是有变化的神性,演化之极,传说龙是万物始袒.如云:「万物羽毛鳞介皆袓於龙,羽嘉生飞龙,飞龙生凤凰.....」如此言之,则龙是世界上所有动物的始祖,有龙才有万物.龙在中国人的心中,不仅是一个代表中华民族的图腾,而且它也代表吉祥,至贵与至善,它在满朝被采用来当国徽,寓意国运昌隆,万民归心,故在中国常被宫殿或寺庙采用来雕画成龙柱或龙图以示瑞气吉兆.《内经》运用五行的理论,又将动物和植物各分为五类。动物有毛、羽、倮、介、鳞五类,各类又有三百六十种。唐·王冰有更深入的论述:“毛虫三百六十,麟为之长;羽虫三百六十,凤为之长;倮虫三百六十,人为之长;鳞虫三百六十,龙为之长;介虫三百六十,龟为之长。”植物按五色五味及其变化,有无数种。《素问·六节藏象论》指出:“草生五色,五色之变,不可胜视;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值得注意的是,人类生命属于动物倮虫类范围。《内经》的生物分类方法,是以生物的生命特征为依据的,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古人把动物分为五类,即羽虫(禽类)、毛虫(兽类)、甲虫(后多称介虫,指有甲壳的虫类及水族(如贝类、螃蟹、龟等))、鳞虫(鱼类及蜥蜴、蛇等具鳞的动物,还包括有翅的昆虫)、倮虫(也作蠃虫,倮通裸,即无毛覆盖的意思,指人类及蛙、蚯蚓等),合称“五虫”。见《大戴礼记·易本命》。  《西游记》第一回:“如今五虫之内,惟有三等名色,不伏阎王老子所管。”   清恽敬《都昌元将军碑铭》:“有血气之中,毛羽鳞介,并在五虫,而人为最验。”
  《素问·五常政大论》指出:“故厥阴司天,毛虫静,羽虫育,介虫不成;在泉,毛虫育,倮虫耗,羽虫不育。”岁当厥阴风木司天,毛虫类生物,胎孕无损;羽虫类生物,胎孕繁殖旺盛;而介虫类生物则胎孕不足,繁殖减少。岁当厥阴在泉,毛虫类生物胎孕繁殖旺盛;而倮虫类生物胎孕受损,羽虫类生物胎孕不足,繁殖减少。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1-08
《礼记·礼运篇》:“麟凤龟龙,谓之四灵。”相传,麟是兽中之王、凤是禽中之王、龟是介中之王、龙是鳞中之王,它们的出现都是嘉瑞的先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