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败涂地的典故简写50字

如题所述

一败涂地的典故简写50字:刘邦号召起义,百姓齐心响应,杀死县令,请其做县令。刘邦推辞说:"现在天下大乱,如果当县令的人推举不当,一旦失败,就要肝脑涂在地上。
一败涂地:形容彻底失败,无法收拾局面。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17
1一败涂地的故事秦朝时候,沛县县令叫泗水亭长刘邦押送一批老百姓到骊山做苦工;不料走到半路上,接二连三地逃走了很多,刘邦想:这样下去,不等到骊山,就一定会逃光,自己免不了要被治罪,他想来想去,索性把没有逃跑的都释放了,自己和一些不想走的人躲在芒、阳二县交界的山泽中。秦二世元年,陈涉在大泽乡起兵反秦,自称楚王。沛县令想归附,部属萧何和曹参建议说:“你是秦朝县令,现在背叛秦朝,恐有些人不服,最好把刘邦召回来,挟制那些不服的人,那就好办了。”沛县令立即叫樊噜去请刘邦。可是当刘邦回来时,沛县令见他领有近百人,恐他不服从自己的指挥,又懊悔起来。于是下令紧关城门,不让刘邦进城。刘邦在城外写了一封信,绑在箭上尉给城里的父老,叫沛县父老们齐心杀了县令,共同抗秦,以保全身家。父老们果真杀掉县令,打开城门,迎接刘邦进沛县,并请地做县令。刘邦谦虚地说:“天下形势很紧张,假若县令的人选安排不当,就当“一败涂地”,请你们另外选择别人吧!望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4-17
 形容失败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成语故事】

  秦朝末年,刘邦是沛县一名亭长(管理十里以内的小官)。他性格豪爽,乐于帮助别人。有一次,刘邦奉命押送一批民夫到骊山去做苦工。在路上,每天总有几个民夫逃走。有天晚上,他对大家说:“你们到骊山做苦工也是累死,你们都走吧!”当时就有十几个民夫情愿跟随刘邦。

  刘邦带这十几个人正往别处逃走,忽然有条大蛇挡在路上,别人吓得不敢前进,刘邦手提宝剑,把大蛇赶走,大家很佩服他这种勇敢精神。

  那时候秦朝政治腐败,各地百姓纷纷起来造反。沛县衙里的文书萧何和监狱官曹参知道刘邦是个好汉,便经常暗地与他来往,商量准备起兵反秦。

  在萧何和曹参的帮助下,刘邦决定起义,他们首先攻下了沛县。大家推举刘邦为起义军的首领;刘邦说:“抗秦大业是艰巨的,如果一败涂地,就要赔上性命啊!我刘邦愿带领大家大干一场!”

  刘邦从这天开始,便率领沛县的三千弟子展开反抗暴秦的斗争,最后终于推翻了秦朝,建立了汉朝。
第3个回答  2019-07-13
一败涂地,形容彻底失败,无法收拾局面。出处:《史记·高祖本纪》:“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

典故
秦末,各地诸侯起兵抗秦。沛县县令派人去请刘邦,可当刘邦的人马来到城下时,县令又怕刘邦回来罢自己的官,因此下令关闭城门。刘邦写了一封信射进城里,号召百姓响应起义。城里百姓果然齐心响应,杀死了县令,打开城门迎接刘邦进城,并请他做县令。刘邦推辞说:"现在天下大乱,如果当县令的人推举不当,一旦失败,就要肝脑涂在地上。请你们另外推举更合适的人吧。"虽然刘邦多次谦让,最后还是担任了县令,被尊为"沛公"。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4-17
解释:

形容失败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来自:

《史记·高祖本纪》:“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

例句:

不善合作,一败涂地,齐心协力,共享成功。
如果操作过量,即使对市场判断正确,仍会一败涂地。
敌人在我面前,不是逃之夭夭,就是一败涂地。
一个懂得感激的人,即使各方面都一败涂地,但仍拥有最宝贵的财富一颗善良的心。
由于状态不佳,他在比赛中输得一败涂地。
如果你只贪图眼前之利,盲目投资,终究会一败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