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哪个帝王最厉害?

如题所述

比皇帝还厉害?揭密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帝王师

皇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高的统治者,而在这些统治者的身后还隐藏着一位幕后工作人员,他比皇帝还厉害?他就是帝王师,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盘点下,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帝王师,一起来看看吧。

张居正

明代唯一的大政治家

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汉族,幼名张白圭。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他执政十年,他以帝王师的身份辅佐万历皇帝推行新政,扭转财政赤字、根除帝国边患、整肃朝廷官吏,以一己之力挽救了处在崩溃边缘的大明王朝。只要有助于治国,张居正不在乎手段,这让他一方面是弄权小人,也是救国英雄。

刘基

明朝开国元勋

刘基,汉族,字伯温,青田县南田乡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伯温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

耶律楚材

辅佐成吉思汗及其子孙

耶律楚材,字晋卿,号玉泉老人,号湛然居士,蒙古名吾图撒合里,契丹族,蒙古帝国时期的政治家。成吉思汗率蒙古大军攻占金的燕京时,听说他才华横溢、满腹经纶,遂向他询问治国大计。他指定礼仪规章制度,阻止蒙古军屠杀,竭力保护人才。对成吉思汗产生深远影响,他为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房玄龄

房谋杜断

房玄龄,名乔,字玄龄,以字行于世,房彦谦之子。唐朝著名政治家。三十秦王李世民的得力谋士之一。玄武门之变中,他鱼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人并功第一。唐太宗即位后,房玄龄为中书令,总领百司,掌政务达20年。参与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订,监修国史为盛唐的繁荣打下坚实的基础。

诸葛亮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汉族,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文学家。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南阳郡耕种。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辅佐刘备建立蜀汉。作为蜀汉的丞相,他安抚百姓、赏罚分明、约束官员,对人开诚布公、胸怀坦诚。

张良

“汉初三杰”之一

张良,字子房,颍川城父人,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大臣。他精通黄老之道,不留恋权位,晚年据说跟随赤松子云游。张良去世后,谥为文成侯。《史记·留侯世家》专门记载了张良的生平。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评价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表现出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后世敬其谋略出众,称其为“谋圣”。

李斯

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

李斯,李氏,名斯,字通古。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李斯早年师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在秦王政灭流过的事业中起了重要作用。他行郡县制;焚烧百家语录,禁止私学,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还参定律法,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他的贡献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和文化。

商鞅

推行商鞅变法

商鞅,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商鞅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改革家之一,他通过一系列政治、经济变法使秦国从一个西陲小国一跃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但商鞅执法国语严酷,招致上至贵族、下至百姓的普遍怨恨。虽然商鞅最终被杀并车裂,他的变法却保留了下来,帮助秦国最终一统天下。

管仲

华夏第一相

管仲,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管仲在任内大兴改革,使齐国拥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实力。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适时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气质,九合诸侯,挟天子以伐不服,使齐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诸侯的强国。

姜子牙

百家宗师

姜子牙,中国著名历史人物,商末周初人。因其先祖辅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于吕,故以吕为氏,也称吕尚。姜子牙后辅佐了西周王,称“太公望”,俗称太公。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为“太师”,被尊为“师尚父”。姜子牙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纣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

作者:粉红的草莓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2-15
1.秦始皇
秦始皇
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同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
2.曹操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黄河流域在曹操统治下,政治渐见清明,经济逐步恢复,阶级压迫稍有减轻,社会风气有所好转。
3.清圣祖康熙

康熙帝坐镇北京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消灭在台湾的明郑政权;三征噶尔丹,并取得胜利;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意图以条约确保清朝政府在黑龙江的领土控制。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注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笼络汉族士人。但是康熙帝标榜仁政,到了晚年倦勤,出现吏治败坏的现象。另外,众位皇子因为废太子事件而争夺皇位,对康熙帝晚年政治产生了不良影响。
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局面,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
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①康熙有理由这样自信。他统治的大清帝国是世界上最强大、最富庶的国家,就连那些自命不凡的欧洲来访者都不得不承认这一点。[103]②他在“康熙”这一年号下,统治中国60多年,并成为17世纪的伟大人物。同时康熙又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一位精细的管理者,一位渊博的学者。[104]③康熙曾有过几回巡视,他不但视察公共工程、宽赦囚犯、聆听民间疾苦,而且还亲自审阅那些有志向的举子的科考卷子。一位为此而吃惊的教士写道:“康熙甚至会召见那些地位低下的劳工和农夫,并以一种友善可亲的态度同他们交谈,这使他深得人心。”也许是因为经常外出巡行,并能亲临下层,康熙学会了识别18个省中的13个省的方言。
第2个回答  2017-12-26

 第一位:西楚霸王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楚国名将后代项羽率八千子弟兵起义,两路分兵攻取咸阳扫灭秦国,项羽欲统一全国,与沛公刘邦决战五年,最后不听亚父范增之言,九里山误中韩信大阵,楚军全军覆灭,项羽自刎乌江。

  第二位:武悼天王冉闵。若把公元4世纪的中国比做18世纪群雄纷争的欧洲大陆,那冉魏帝国的开创者冉闵,是唯一当得起“拿破仑”称号的人。

  第三位:秦武王。(前328年—前307年),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身高体壮,勇力超人,两臂有千斤之力。勇武好战,常以斗勇斗力为乐,凡是勇力过人者,他都提拔为将,置于身边。齐国人孟贲,力大无穷,勇冠海岱:陆行不怕虎狼,水行不避蛟龙,一人同时可制服两头野牛。听说秦武王重用天下勇士,孟西赴咸阳面见秦武王,被任用为将,与乌获、任鄙享受一样的待遇。

第3个回答  2018-02-14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1]-公元前87年3月29日),即汉武帝,西汉第七位皇帝,政治家、战略家。
汉武帝十六岁时登基[2],为巩固皇权,中央设置中朝,为加强对诸侯王和地方高官的监察,在地方设置十三州部刺史,令六百石级别的刺史督察二千石级别的郡国守相[3]。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文化上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先秦以来“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以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始于此[4]。汉武帝时期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汉地的基本范围,开创了汉武盛世的局面。另有开辟丝绸之路,在轮台、渠犁屯田等创举,并置使者校尉,建立年号、颁布太初历、兴太学,影响极为深远。[3]
汉武帝在各个领域均有建树,但在位后期穷兵黩武,又造成了巫蛊之祸,因此留下负面影响。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汉武帝下罪己诏。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汉武帝崩于五柞宫,享年70岁,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葬于茂陵。
第4个回答  2018-03-01
嬴政,刘邦,刘彻,刘询,刘秀,刘裕,曹操,刘备,冉闵,杨广,李世民,武则天,朱元璋,朱棣。我认为是这些,其他的局限性太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