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白描用笔方法?

如题所述

一、白描勾线:
沾墨不要和沾色混合,沾墨以不滴为准,在砚台墨池边转着笔刮几下(叫“备笔”)就可以了。  
  画工笔画在勾线时行笔不要太快,下笔画每一根线条都要有节奏,有动感。当勾一些在画面上较画短一些的线条时,执笔要以手腕着桌面,用以手指活动为主;勾稍长一些的线时应悬腕而肘着桌面,以腕部活动为主,手指执笔要实,使腕部活动灵活;勾更长一些的线应腕部着桌面而肘部悬起,线随腕动。在工笔画的线条的表现力中,无论勾哪一种线条,在行笔的过程中,都要摒住呼吸,不要太快,一气呵成。无论哪一种执笔方法,都应保持线条的圆浑与流畅。
另外,要注意的是。中国工笔画的白描勾线并不是用细线沿着轮廓去“描边”,而是在中国书法的技巧中讲究的用笔去“写”出所要表现的形象。工笔白描不只是讲究工整细致,更重要的是追求线条的力度感和美感,和韵律感。在中国工笔画的白描中。反对纤细柔弱的线条。
勾线的开始时的练习的方法,先练习白描时,最好先使用中锋进行练习,中锋用笔饱满而有弹性,线条圆润浑厚,结实而有力感;开始练习勾线时,很容易出现侧锋,特别是在线条转折的地方,因为毛笔是圆锥形,转弯时必须提笔,并轻转笔管扭转方向,使笔锋平行圆转过来,才能保持中锋。线条产生力感的关键在于笔锋与纸面的摩擦,有的人勾线为了细,不敢用力,勾出的线浮滑在纸面上,不符合要求。勾线时要把笔按下去,使笔锋对纸面有一个压力,同时又要擎住毛笔,向上有一个提力,两力平衡再用一个拖的力量行笔。只压不提就是“抹”,容易出现侧锋败笔;只提不压就是“飘”,线条滑而无力,用线切忌“撩”、“挑”、“滑”。所以说,每勾一条线都应该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动作。
 
二、白描是中国画中完全用线条来表现物象的画法。有单勾和复勾两种。以线一次勾成为单勾,有用一色墨,亦有根据不同对象用浓淡两种墨勾成。复勾则光以淡墨勾成,再根据情况复勾部分或全部,其线并非依原路刻板复迭一次,其目的是为加重质感和浓淡变化,使物像更具神采。复勾线必须流畅自然,否则易呆板。物象之形、神、光、色、体积、质感等均以线条表现。
取舍力求单纯,对虚实、疏密关系刻意对比,故而白描有朴素简洁、概括明确的特点。中国古代有许多白描大师,如顾恺之、李公麟等都取得了突出成就。白描多见于人物画和花鸟画。
不同的画面有不同的表现骨架线条的方式,如铁线描,钉头鼠尾描等,立体不是扁扁的而且上下粗细很均匀;表现人物的线条,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质地施以轻重,深浅,粗细等不同的变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01
中锋用笔要执笔端正,笔锋在墨线的中间,用笔的力量要均匀,笔锋垂直于纸面,其效果圆浑稳重。侧锋用笔执笔偏侧,笔锋在墨线的边缘,笔锋与纸面形成一定的角度,用力不均匀,时快、时慢、时轻、时重,其效果毛、涩变化丰富。
第2个回答  2019-12-01
注意使用铁线描!
第3个回答  2020-02-17
白描
是中国画中完全用线条来表现物象的画法。有单勾和复勾两种。以线一次勾成为单勾,有用一色墨,亦有根据不同对象用浓淡两种墨勾成。复勾则光以淡墨勾成,再根据情况复勾部分或
[白描作品]
白描作品
全部,其线并非依原路刻板复迭一次,其目的是为加重质感和浓淡变化,使物像更具神采。复勾线必须流畅自然,否则易呆板。物象之形、神、光、色、体积、质感等均以线条表现,难度很大。因
[白描作品]
白描作品
取舍力求单纯,对虚实、疏密关系刻意对比,故而白描有朴素简洁、概括明确的特点。中国古代有许多白描大师,如顾恺之、李公麟等都取得了突出成就。白描多见于人物画和花鸟画。
不同的画面有不同的表现骨架线条的方式,如铁线描,钉头鼠尾描等,其实我个人还是喜欢那种不太跳脱线描,立体不是扁扁的而且上下粗细很均匀,表现人物的线条,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质地施以轻重,深浅,粗细等不同的变化,个人没有达到这种水平,所以最好有相应的画家的作品为基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