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守街亭为什么不听从诸葛亮的告诫在山上扎营,他有什么道理?

马谡为什么认为在山上扎营比较好,他的理由是什么?

马谡守街亭之所以不听从诸葛亮的告诫而在山上扎营,主要是因为马谡想打一场漂亮的仗,而且是主动的仗,不单单是诸葛亮说的守住街亭,而是想要取得更大的战果。虽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是他忽略了对手的实力。马谡之所以不听从诸葛亮的建议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马谡本身的缺陷,好纸上谈兵,虽才气高,但太自大。马谡守街亭时,诸葛亮担心马谡会出现什么纰漏,故让王平当副手,王平多次随军北伐,也算是一名有经验的老将。但是马谡丝毫不给老将王平留面子,当着王平的面直接就说王平大字不识几个,没资格跟他争辩。马谡跟王平是同事关系,却当着他的面羞辱王平,可见心气有多高。

二、马谡立功心切,急于想向诸葛亮证明自己。马谡自以为才华无人能敌,由于从未单独统兵打过仗,这也让他心里很是不爽,总想找个机会给众人、给诸葛亮展示一下自己的能力。其实马谡并不是不知道选择在山上扎营的弊端,但是在山上扎营更能体现出他想要死战的决心。

三、低估了对手张郃张郃这个人谨慎老辣,马谡扎营山上本来的目的就是逼迫张郃上山一战,但是张郃知道那么狭窄的山路,冲上去的肯定被蜀兵射成刺猬;而且蜀兵山地战纵横天下,自己肯定占不到便宜。所以张郃围困而不攻,断了马谡的粮和水。

马谡本来在等张郃攻山,引诱张郃决战,此时却不得不下山求战,目的是能喝上水。山路狭窄,大军不能一下子冲下来,少量兵力下山,面对的却是几万大军,所以结局只能是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14

马谡是想置之死地而后生,想激发士兵的斗志,但这只是纸上谈兵而已。马谡遇到的对手是经验丰富的张郃,张郃直接把上山的必经之路占领,马谡没了水源、粮草以及援军,注定是要失败的。

诸葛亮交给马谡的任务是守住马亭,阻止张郃的大军继续前进,然而马谡却没有按照诸葛亮的吩咐去做事。马谡甚至不需要打胜仗,他只要能够拦住张郃,这个任务就是成功的。诸葛亮那边率领的军队是主力,马谡要做的就是配合诸葛亮牵制住张郃。一旦马谡的任务失败,蜀国的主力军将会面临腹背受敌的局面。

诸葛亮还派了另外的人协助马谡,只不过马谡觉得打仗需要掌握一定的主动权,才跑到山上扎营。诸葛亮派了王平辅助马谡,王平的部队虽然只有一千人,但是个个都是能打的,只不过马谡没有好好利用这一支军队。诸葛亮还派了高翔、魏延分别在街亭的左边右边接应马谡,诸葛亮已经为马谡铺好后路了,然而马谡非要按照他想的那一套来。

马谡在山上扎营,以为这样能够占据天险,殊不知这样只能让别人断了水粮。张郃知道马谡在山上扎营之后,当然不会傻乎乎地攻上山。他派兵阻断了马谡的后路,断了马谡的水源以及援兵,这样马谡就是瓮中之鳖。自己的计谋被对方轻松破解了,马谡只能干着急,诸葛亮交给他的任务就这样失败了。‍

第2个回答  2019-09-14
马谡实际上是个文官,并非武将出身,实在是无人可用才派马谡带兵一万镇守街亭。我们不能依靠三国演义来评论是非对错,应该从三国志等史料中寻找历史真相。对于一个合格的军事指挥官来说,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必不可少。诸葛亮要求马谡在大路上扎营,实际上是依据地形而定。地质专家考证过,在曹魏通向街亭前面的大路上,有一条天然的断裂带,使得道路呈现明显的上坡,只不过,时过境迁,经过1800多年的岁月,这条断裂带的痕迹现在已经不太明显了!当时,如果能够利用这一有利地形临时筑高垒,就可以及时切断交通。打仗必须争分夺秒,谁先抢占这一有利位置,谁就获得战争主动权。显然,曹魏骑兵抢先一步,突破了这一天然屏障,使得街亭无险可守。根据历史史料记载,马谡并非在山上安营扎寨,而是与曹魏骑兵突然遭遇,被曹魏骑兵打了个措手不及,部队被冲散了!这一临时变故,使得马谡猝不及防。没有任何作战经验的马谡选择了错误的临阵脱逃,导致军心涣散,兵败如山倒,致使蜀军彻底溃散。实际上,虽然,曹魏先头骑兵部队,冲散了蜀军,然后长驱直入。但是,蜀军只是被冲散,损失并不大,完全可以做到重新集结。不管是选择重新夺回,失守的街亭大路上的天然屏障,还是选择临时在大路上挖沟筑垒,都可以有效的阻挡曹魏的后续部队,凭借局部人数优势,将先头通过的曹魏骑兵,同曹魏的后续部队切断联系。打仗难免会有一时失利的时候,及时补救,不让恶果继续蔓延,才是最重要的。诸葛亮给马谡的任务,实际上就是要不惜一切代价,守住街亭,阻挡魏军。为了全局的胜利,及使把一万人,全部打光也在所不惜。显然,马谡并没有真正理解诸葛亮的意思,错误的认为,只要曹魏骑兵突破街亭防线,就彻底失败了!因此选择了溃逃,更恶劣的是,马谡害怕军法处置,不但没有如实告诉诸葛亮街亭失守的消息,居然还跑回家里躲起来。诸葛亮得知街亭失守的时候,已经晚了!被迫让蜀军全线后撤,才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危险。诸葛亮还以为马谡战死了,建议刘禅派人慰问马谡的家人,结果竟然发现马谡一直躲在家里。于是勃然大怒,问明情况以后,才知道马谡的所作所为根本不能饶恕,于是才挥泪斩马谡,和马谡一同被杀的还有马谡手下的十几位将军。这才是街亭失守的历史真相。
第3个回答  2019-09-13
马谡守街亭没有听从诸葛亮的告诫在山上扎营,以他的理论是居高临下,易守难攻,随时观察敌情,容易发现敌人的动静,方便镇守街亭。可是他忽略了,一旦被敌军包围,虽然能看到敌军的动静却已无力杀敌了。这也说明了马谡这个人的短见,自傲及对敌军实力的低估,这也是他失街亭的内因。
第4个回答  2019-09-13
马谡当时是自作主张选择了驻守山上,三国演义桥段马谡当时是认为魏军骑兵主力,蜀以步兵见长,以步兵居高固守确实能有效阻挡。其次分析人物性格,马谡属于急功之人,他当时不可能不知道守山有险,为险中求胜,自负。诸葛亮的任务是守住街亭,而马谡或许是想打一场漂亮的大胜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