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看《三国演义》不如看《三国志》,为什么这样说呢,它们又有何区别呢?
一、创作时间相差巨大
我们都很清楚《三国演义》的作者是明初小说家罗贯中,而《三国志》作者是西晋文学家陈寿,从两人创作的时间间隔来看,相差巨大,陈寿更加贴合三国时期,其记载的三国时期的史料、文献更加贴近当时三国,对于我们后世研究三国更具有代表性。
二、文学载体不同
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该书主要根据三国史料及一些艺术传说创作而成,其内容丰富,刻画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如“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曹操,在《三国演义》中曹操被黑化成“奸臣、小人”,刻意的美化刘备。而《三国志》是一部史书,其内容虽然没有《三国演义》丰富,但是史料具有一定的真实性,陈寿虽有司马迁“无韵之离骚”的文笔,但也被后世评为“二十四史中最好的“前四史之一”。”可见其史料价值。对于想研究三国历史的研究者来说,《三国志》更具有代表性。
三、里面内容描述也不尽相同
俗话说“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柱香。”,《三国演义》的开篇便是从刘关张桃园结义说起,三兄弟义字当头,关羽为了刘备可以拒绝曹操高官厚禄、金银珠宝的拉拢,寻兄千里走单骑,而刘备为了关羽张飞之死,倾尽全国之力伐吴,这份兄弟情深让读者一个个羡慕不已。而在《三国志》中,刘关张三人并未结义,仅仅是“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只是情谊深厚。
《三国演义》注重武将单挑这个重要的组成元素,如关羽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张飞夜斗马超、许褚裸衣斗马超,只要自家武将斩杀对方敌将,便趁势一拥而上,而对面数万兵马立刻溃败,好像单挑的成败就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这当然是无稽之谈。其实在三国时期,真正的武将单挑是很少见的。
兵力这块描述也不尽相同,《三国演义》中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袁绍发兵七十万,赤壁之战曹操拥兵八十三万,夷陵之战刘备出兵七十万,看上去气势很足,不过在当时这个兵力是不可能的。根据钱穆的《国史大纲》记载,魏蜀吴三国总人口不过才七百多万人,即使算上未在籍贯上人口,任何一国都不可能拿出七八十万人马,投入一场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