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及其弟子认为应该如何对待别人?

如题所述

你想让别人怎么对待你,首先你得讲究你该如何对待别人,人与人之间也是一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如何得到别人的尊重”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却是需要纵贯古今的大智慧。

如何待人在《论语》中也有著名的语句论述,在《为政第二》中季康子曾问孔子:“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该文的大概含义是:季康子问:“要使百姓恭敬,忠心和互相勉励,应该怎么办?”孔子说:“你对他们态度庄重,他们自会敬你;你孝顺父母,慈爱儿子,又爱民如子,他们自会忠于你;你举荐善良优秀的人,教育能力差的人,他们自会互相劝勉,加倍努力”。
这段话是孔子是在教管理者如何来对待自己的下属,季康子是鲁国的权臣,由于完全没有按照孔子的训诫治国,最后导致了亡国。虽然在此处主要是针对管理者治理百姓而言,但也讲出了待人处世之道,以下我们来简单地分析看看它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启示。
看《论语》学待人之道
临之以庄则敬

孔老夫子告诉季康子,接近百姓,内心要有真正的庄严情操,百姓对你自然就恭敬了。如果对人敬礼,只是表面的动作,而内心却不诚恳,则敬礼的姿势都会有偏差,这样的敬礼有什么意义?“临之以庄,则敬”,即对部下、对群众,要有发自内心的庄严情操,那么部下对你自然就恭敬了;孔子在《学而篇》中也在谈到“君子不重则不威”,意思就是“君子如果不庄重,就不会有威严”。

启示:可见君子要坦荡、落落大方,品行端正,没有轻佻的言行,神情庄严,自然走到哪里别人也不敢对他轻佻无礼;
孝慈则忠

“孝慈,则忠”,孔子的意思是“你孝敬父母,又提倡民众孝敬父母,你慈爱子女,又爱民如子,他们就会忠于你”。这里的孝慈是一种根植于内心本性之善的家庭伦理,在儒家思想中,家族的伦理可以自然扩展为社会伦理,“孝”向上延伸为大臣对君主的“忠”。“慈”从心,从兹,兹亦声。兹的意思是草木茂盛,兹与心合起来的意思是有帮助人茁壮起来之心。慈,爱也,有助人之心,可以向下延伸为君主对大臣的“仁”。通过提倡家庭的孝慈伦理,道德上足以为大众的表率,其恩德也足以获得民心,自然能感召百姓行忠义之事。《忠经·天地神明章第一》中说:“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忠也者,一其心之谓也”。忠,是人对天地、真理、信仰、职守、国家及他人等都至公无私,始终如一,尽心竭力的负责完成份内义务的美德。这里的忠,就是要忠于自己内心本真中善的情操,忠于家庭伦理所形成的价值观。在企业管理中,要员工“忠”,就得看企业的文化价值观是否符合员工自己内心的价值观,如果员工认同企业的价值观,那么员工才会信服企业的领导。

看《论语》学待人之道
启示: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首先做人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如此方能有良好的品行去感染他人,他人受到你的感召自然会被你影响,也就会敬你。一个没有自己的价值观,并由此树立正确原则的人,是很难获得别人对你的尊重的。君子要求诸人,必须先存于已。
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具体做法是推行“敬、忠、慈、孝”这种理念和价值观,举荐、选拔和奖励有这些善行的贤人,然后教化那些还没有这种理念和价值观的人,民众就会互相劝勉,加强努力了;“教不能”指对不懂的,并不讨厌他,而是尽量教化他,让他受感化。每个人都希望能有好的发展,好的人生前途,如果树立了好的途径和榜样,使他们的志向得以实现,又愿意帮助别人成长。只要你努力,就会有机会等着你,大家需要帮助而且又能得到帮助,自然就会互相勉励求上进了。

启示:不要心存偏见地去讨厌一个人,否则这个人就不可能接受你的规劝并对你存有敬意,而你也就无法引导他走向正确的方向。有能力为他人提供帮助,他人也必定会尊重你。有才办事,有德服人,谁能不尊重你呢?

以上待人处世的原则是孔子“发乎情,行乎仁,止乎礼”思想的反映,是非常朴素的以人伦为起点的处世治世思想。简单地讲就是通过正已来达到正人的方法,以人来宏道。
看《论语》学待人之道
《为学篇》也有谈及孔子的待人之道,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其含义大致是这样:“孔夫子到了这些诸侯国,一定会有国君们来问政事,是孔子向他们提出的请求呢?还是他们向孔子提出的请求呢?”子贡回答说:“孔子具有己温和、良善、恭庄、节制、谦让这五种美德,所以迎得国君们的敬重,向他问政。就算是孔子的请求,是不是也与别人的请求不一样呢?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是通过自身的“温、良、恭、俭、让”五种美德获得了别人的尊重,你很难想象一个性情乖戾、动作猥琐等不良形象的人可以获得别人的尊重,当然“温良”等品性往往是面对有素质有层次的人的,而对卑鄙、作奸犯科之人自然要正颜厉色的。北宋的包拯包青天一身正气令牛鬼蛇神都为之惧怕,所谓邪不压正,所以即使一介书生只要浑身正气也会令人肃然起敬的。
学习《论语》所折射的智慧,我们可以看出,通过正已达到正人的作用,“内圣而外王”,是儒家所倡导的待人处世方法。做人要有自己内在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自己的原则并坚守自己的原则,塑造良好的形象,端正自己的品行,能正已者必然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反之若自身品性德行被人诟病,那别人自然也就不会尊重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1
今天不谈世界论,聊聊孔子如对待别人的优缺点,用孔子与学生的故事来讲一讲。

一、先说对待缺点的人,孔子提倡以直报怨,不提倡以德报怨。

对待明事理的和不明事理的人区别对待。

1、对待不明事理的人,就是如下的故事:

孔子学生子贡,在门口扫地,来一人找孔子问道,子贡说你讲讲看我能不能回答。

那人问到:“一年有几个季节”。

子贡心想这不很简单吗,就告诉他:“一年有四季”。

那人说:“不对,一年有三季”。

子贡不服,与之争辩起来。

那人说““这样,我们来找孔子来评理,你对了我给你磕三个头,我对了你给我磕三个头”。

孔子听到争论声就出来了,问何事争吵?

子贡说:"明明一年有四季,那人非说有三”。

孔子上下打量那人,说:“一年有三季,子贡快磕头认错。

等那人走后,子贡愤愤不平:“老师您怎么能黑白不分呢?一年明明有四季”。

孔子说:“此人穿一身绿袍,是蚂蚱所变。只知春天生,秋天死,他没见过四季,只知道三季。你与他争论怎么不会出结果,还不如你吃点亏,不要无休止的纠缠”。

孔子告诉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的“三季人”,他的认知已经定型,不要与他纠缠。

2、对待明事理的人,就是如下的故事:

春秋时期,连年战乱,很多被俘虏的士兵百姓被当成奴隶随意买卖。

当时的鲁国就有很多这样的人,在其他国家当奴隶,鲁国为了赎回这些流失在外的鲁国人,颁布一条法律:凡有人赎回在外的为奴的鲁国人,所出赎金可到官府领取报销。

孔子的学生子贡,一次从他国赎回了鲁国人,子贡认为做好事不应该图回报,子贡也是很富有的一个人,就拒绝了官府补偿的赎金,因此还得到官府的表扬。

孔子得知此事之后勃然大怒,不但没有表扬子贡,反而遭到了孔子的强烈批评。

孔子哀叹一声:“以后不会有鲁国奴隶被赎回来了”。

子贡不解。

孔子说道:“你赎回了奴隶,不领赎金,官府表扬你大公无私,声名远播,那谁还敢去赎回奴隶那,你无私,领赎金的人就会被认为人品自私,你是君子,别人就成了小人,不去报销赎金,不富有的人怎么还会去赎回鲁国在外的奴隶那”。

子贡便明白“无私为大私”的道理,无私仅是为了名声、面子,因此影响他人的利益,实为自私。

《道德经》讲“无私为大私”就是这个含义。

二、对待优点的人,孔子提倡扬善的。

孔子的学生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那人为了表示感谢,就送了子路一头牛,子路就收下了。

孔子很高兴的表扬到:“以后就会有很多人勇于救助落水之人”。

私为公,为大义,即为无私。

提倡扬善适度的宣扬,行善要默默无闻。

孔子的得利是善行而得,不是主张求的,而是付出自然而得的收获。

得利不仅是“钱物”,无钱物而得“名声”,无名声而得“良心”,就是“积德”。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1-01
以诚待人,以德报怨,以仁施政,…
第3个回答  2020-11-01
他们要求,严于律人宽以待己,维护当官的利益,压迫普通人的利益,真心在帮你期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