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一共多少皇帝?

如题所述

北宋皇帝庙号、名字、年号及年代表:
  1、太祖 赵匡胤: 建隆 960年-963年十一月; 乾德 963年十一月-968年十一月; 开宝 968年十一月-976年十二月。
  2、太宗 赵光义: 太平兴国 976年十二月-984年十一月 ; 雍熙 984年十一月-987年; 端拱 988年-989年; 淳化 990年-994年; 至道 995年-997年。
  3、真宗 赵恒: 咸平 998年--1033年; 景德 1004年-1007年; 大中祥符 1008年-1016年; 天禧 1017年-1021年; 乾兴 1022年。
  4、仁宗 赵祯: 天圣 1023年-1032年十一月; 明道 1032年十一月-1033年; 景佑 1034年-1038年十一月; 宝元 1038年十一月-1040年二月; 康定 1040年二月-1041年十一月; 庆历 1041年十一月-1048年; 皇佑 1049年-1054年三月; 至和 1054年三月-1056年九月; 嘉佑 1056年九月-1063年。
  5、英宗 赵曙: 治平 1064年-1067年。
  6、神宗 赵顼: 熙宁 1068年-1077年; 元丰 1078年-1085年。
  7、哲宗 赵煦: 元佑 1086年-1094年四月; 绍圣 1094年四月-1098年五月; 元符 1098年六月-1100年。
  8、徽宗 赵佶: 建中靖国 1101年;崇宁 1102年-1106年; 大观 1107年-1110年; 政和 1111年-1118年十月; 重和 1118年十一月-1119年二月; 宣和 1119年-1125年。
  9、钦宗 赵桓: 靖康 1126年-1127年。
  编辑本段北宋皇帝传记
  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祖(927—976)赵匡胤,汉族,历朝历代的政变事件屡见不鲜,“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便是由后周禁军最高统帅赵匡胤发起的一次成功的政变。赵匡胤兵不血刃登上帝位,不仅统一了大半个中国,而且治国有方。宋朝的经济和文化之所以能够达到我国历史上的又一个高峰,与赵匡胤的治国之道有密切的关系。历史证明,赵匡胤是一位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他对待权臣刚柔并济,怀柔安抚,很好的解决了天下统一后的军权问题,永不消逝的英雄——赵匡胤。
  宋太宗——赵光义
  宋太宗(939年—997年)赵炅,汉族,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炅。在其兄弟中,除去早夭者,太宗排行居中,比太祖小12岁,比秦王太宗像赵廷美大8岁。22岁时,参与陈桥兵变,拥立其兄赵匡胤为帝,曾参与太祖统一四方的大业。太祖驾崩,38岁的赵光义登基为帝,是为太宗,在位共21年(976~997),59岁去世,是宋朝的第二个皇帝。
  宋真宗——赵恒
  宋真宗(968-1022)997年即位,在位25年 真宗赵恒是太宗第三子,“性好学”,前期颇勤于政事。公元1004年,真宗签定“澶渊之盟”,每年向辽国进贡,澶渊之盟后的100多年里,宋辽之间维持着和平局面,另外,宋辽双方在边境地区开展贸易,宋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宋真宗时,经济迅速发展,发行“交子”,这便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宋仁宗——赵祯
  宋仁宗(1010-1063)1022年即位,在位41年。原名受益,真宗第六子。仁宗即位时才12岁,由皇太后垂帘听政,1033年亲政,仁宗任用范仲淹等贤臣,发起了历史上著名的庆历新政,虽改革失败,但同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也为随后的王安石变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仁宗性情宽厚,不事奢华,还颇能约束自己,因此他受到古代历史学家、政治家的称赞,是当时的偶像皇帝。仁宗死于1063年,举国哀悼,死时讣告送到敌对国家辽国,竟然“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连辽国皇帝耶律洪基也握着使者的手号啕痛哭道:“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
  宋英宗——赵曙
  宋英宗赵曙(1032-1067)汉族,原名宗实,后改名赵曙,太宗曾孙,濮王允让之子。仁宗无子,英宗幼年被任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宗实。1050年为岳州团练使,后为秦州防御使。1055年立以为嗣。英宗在位期间,任用旧臣韩琦等人,不想改革,但与辽国和西夏没有发生战争。1067年,病逝于宫中福宁殿。在位四年葬于永厚陵。
  宋神宗——赵顼
  宋神宗赵顼(1048-1085)汉族,1067年即位,在位18年。英宗长子,1067年即位。1069年起用王安石变法,虽然新法推行了十几年,取得一定效果,但在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下,变法失败,新法于神宗死后被废除。神宗兵伐西夏,期图一举歼灭西夏。在庆州(今甘肃庆阳)宋军大破夏军,占领西夏二千里土地。不过后来在永乐城之战中惨败。神宗在位时,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完成,这是我国第一部编年通史。
  宋哲宗——赵煦
  宋哲宗(1076年—1100年)赵煦,原名赵佣,汉族,宋神宗第六子。谥号哲宗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元佑八年三月即位,太皇太后高氏听政。太后去世后,亲政。在位十五年(1085~1100),建元元佑、绍圣、元符。元符三年卒,年二十五。庙号哲宗,葬永泰陵。事见《宋史》卷一七、一八《哲宗纪》。哲宗恢复王安石变法中的保甲法、免役法、青苗法等,减轻农民负担,使国势有所起色。次年改元“绍圣”,并停止与西夏谈判,多次出兵讨伐西夏,迫使西夏向宋朝乞和。 哲宗是北宋较有作为的皇帝。但是由于在新党与旧党之间的党争不但没有获得解决,反而在宋哲宗当政期间激化,种下了北宋灭亡的结果。
  宋徽宗——赵佶
  宋徽宗(1082~1135)赵佶,汉族,号宣和主人、教主道君皇帝、道君太上皇帝,谥号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画家,书法家。宋神宗十一子,哲宗弟。生母宋神宗钦慈皇后陈氏。哲宗病死,太后立他为帝,宋朝第八位皇帝(1100~1125年在位),在位25年,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擅长楷、草书及山水、人物、花鸟、墨竹。擅长婉约词,创立“瘦金体”。
  宋钦宗——赵桓
  宋钦宗(1100~1156)赵桓,曾名亶、煊,是北宋末代皇帝,生于元符三年(1100)四月十三日。宣和七年(1125)十二月,在金兵大举入侵之际,徽宗禅让帝位,赵桓被迫即位,是为钦宗,改次年为靖康元年。宋钦宗即位后“声技音乐,一无所好”,颇有振作之意。杀或贬蔡京,童贯等奸臣。虽任用李纲抗金,但钦宗过于软弱,不久便免其职务。靖康二年,与其父徽宗同被金兵俘虏北去,在位一年零两个月。绍兴二十六年(1156)死于燕京,享年57岁,葬于永献陵(今河南省巩县)。赵桓死在燕京是史书有记载的,有定论的。《辞海》、《中国历史大事年表》等说他死在五国城是不对的。
  南宋 皇帝
  宋高宗 赵构 (1127年—1162年)
  宋孝宗 赵昚 (1162年—1189年)
  宋光宗 赵敦 (1189年—1194年)
  宋宁宗 赵扩 (1194年—1224年)
  宋理宗 赵昀 (1224年—1264年)
  宋度宗 赵禥 (1264年—1274年)
  宋恭帝 赵隰 (1274年—1276年)
  宋端宗 赵是 (1276年—1278年)
  宋幼主 赵昺 (1278年—1279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1-19
宋朝君主列表和宋朝皇帝世系在位年数与年号
宋朝(960年—1279年)

北宋 960年—1127年
太祖 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
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赵匡胤 960年—976年(在位)
年号:
建隆 960年—963年
乾德 963年—968年
开宝 968年—976年
太宗 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
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 赵光义 976年—997年(在位)
太平兴国 976年—984年
雍熙 984年—987年
端拱 988年—989年
淳化 990年—994年
至道 995年—997年

真宗 应符稽古神功让德文
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赵恒 997年—1022年(在位)
咸平 998年—1003年
景德 1004年—1007年
大中祥符 1008年—1016年
天禧 1017年—1021年
乾兴 1022年

仁宗 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
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赵祯 1022年—1063年(在位)
天圣 1023年—1032年
明道 1032年—1033年
景祐 1034年—1038年
宝元 1038年—1040年
康定 1040年—1041年
庆历 1041年—1048年
皇祐 1049年—1054年
至和 1054年—1056年
嘉祐 1056年—1063年

英宗 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
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 赵曙 1063年—1067年(在位)
治平 1064年—1067年

神宗 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
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 赵顼 1067年—1085年(在位)
熙宁 1068年—1077年
元丰 1078年—1085年

哲宗 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
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 赵煦 1085年—1100年(在位)
元祐 1086年—1094年
绍圣 1094年—1098年
元符 1098年—1100年

徽宗 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
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 赵佶 1100年—1125年(在位)
建中靖国 1101年
崇宁 1102年—1106年
大观 1107年—1110年
政和 1111年—1118年
重和 1118年—1119年
宣和 1119年—1125年

钦宗 恭文顺德仁孝皇帝 赵桓 1125年—1127年(在位)
靖康 1126年—1127年

南宋 1127年—1279年
高宗 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
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赵构 1127年—1162年(在位)
建炎 1127年—1130年
绍兴 1131年—1162年

简宗 靖文元懿殇孝皇帝 赵旉 1130年—1130年(在位)
明受 1130年

孝宗 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
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 赵昚 1162年—1189年(在位)
隆兴 1163年—1164年
乾道 1165年—1173年
淳熙 1174年—1189年

光宗 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
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赵惇 1189年—1194年(在位)
绍熙 1190年—1194年

宁宗 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
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 赵扩 1194年—1224年(在位)
庆元 1195年—1200年
嘉泰 1201年—1204年
开禧 1205年—1207年
嘉定 1208年—1224年

理宗 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
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 赵昀 1224年—1264年(在位)
宝庆 1225年—1227年
绍定 1228年—1233年
端平 1234年—1236年
嘉熙 1237年—1240年
淳祐 1241年—1252年
宝祐 1253年—1258年
开庆 1259年
景定 1260年—1264年

度宗 端文明武景孝皇帝 赵禥 1264年—1274年(在位)
咸淳 1265年—1274年

孝恭懿圣皇帝 赵㬎 1274年—1276年(在位)
德祐 1275年—1276年

端宗 裕文昭武愍孝皇帝 赵昰 1276年—1278年(在位)
景炎 1276年—1278年

末帝 赵昺 1278年—1279年(在位)
祥兴 1278年—1279年

南北宋总共十八帝。
第2个回答  2012-01-19
宋朝共有18帝,分别是宋太祖 赵匡胤;宋太宗 赵匡义; 宋真宗 赵恒; 宋仁宗 赵祯;
宋英宗 赵曙 ;宋神宗 赵顼; 宋哲宗 赵煦; 宋徽宗 赵佶 ; 宋钦宗 赵桓 ; 宋高宗 赵构;宋孝宗 赵昚;宋光宗 赵敦;宋宁宗 赵扩 ; 宋理宗 赵昀; 宋度宗 赵禥 ; 宋恭帝 赵隰; 宋端宗 赵是;宋幼主 赵昺
第3个回答  2012-01-19
北宋时期有帝。分别是 宋太祖 ( 赵匡胤 ) ▪ 宋太宗 ( 赵炅 ) ▪ 宋真宗 ( 赵恒 ) ▪ 宋仁宗 ( 赵祯 ) ▪ 宋英宗 ( 赵曙 )
▪ 宋神宗 ( 赵顼 ) ▪ 宋哲宗 ( 赵煦 ) ▪ 宋徽宗 ( 赵佶 ) ▪ 宋钦宗 ( 赵桓 )
南宋时期也是九帝宋高宗 ( 赵构 ) ▪ 宋孝宗 ( 赵眘 ) ▪ 宋光宗 ( 赵惇 ) ▪ 宋宁宗 ( 赵扩 ) ▪ 宋理宗 ( 赵昀 )
▪ 宋度宗 ( 赵禥 ) ▪ 宋恭帝 ( 赵㬎 ) ▪ 宋端宗 ( 赵昰 ) ▪ 帝昺 ( 赵昺 )
其中帝昺也被称为宋末帝,但是非正式庙号
第4个回答  2012-01-19
宋太祖
宋太宗
宋真宗
宋仁宗
宋英宗
宋神宗
宋哲宗
宋徽宗
宋钦宗
宋高宗
宋孝宗
宋光宗
宋宁宗
宋理宗
宋度宗
宋恭帝
宋端宗
宋末帝(卫王赵昺)
一共18位皇帝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