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疫病与晚疫病在切科作物上的发病规律?

如题所述

早疫病发病规律:早疫病是由茄链格孢菌侵染所致,在真菌分类中,属于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除发生在番茄上外,还可侵染马铃薯、茄子、辣椒等作物,其主要侵染体是分生孢子。这种棒状的分生孢子晕暗褐色,通过气流、微风、雨水溅流,传染到寄主上,通过气孔、伤口或者从表皮直接侵入。在体内繁殖多量的菌丝,然后产生孢子梗,进而产生分生孢子进行传播。一季作物收获后,病原以形成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随病残组织落入土壤中进行越冬。有的分生孢子可残留在种皮上,随种子一起越冬。分生孢子比较顽固,通常条件下可存活1-1.5年。同时产生的活体菌丝可在1-45℃的广泛温度范围中生长,在26-28℃时,生长最快。侵入寄主后, 2-3天就可形成病斑。形成病斑后3-4天,在病斑上就可形成大量的分生孢子。由此而进行多次重复再侵染。在发病的各种条件中,主要条件是温度和湿度。从总的情况看,温度偏高、湿度偏大有利于发病。28-30℃时。分生孢子在水滴中35-45分钟的暂短时间内就可萌芽。初夏季节,如果多雨、多雾,分生孢子就形成的快而且多,病害就很易流行。在浙江地区一般是5月中、下旬为盛发期,在山东地区一般是6月上、中旬为盛发期。除去温、湿度条件外,发病与寄主生育期夫系也很密切。当植株进入1-3穗果膨大期时,在下部和中下部较老的叶片上开始发病,并发展迅速,然后随着叶片的向上逐渐老化而向上扩展,大量病斑和病原都存在于下部、中下部和中部植株上。当然,肥力差、管理粗放的地块发病更重。另外土质粘重者出土质砂性强的地块发病重。
晚疫病发病规律:菌丝丝状,分隔,初无色透明,后变褐色,寄生于寄主组织内。分生孢子梗3-5根丛生成束,有时多大10根,从气孔或病部表皮伸出,线状不分枝,大小为112-456um×3-4um,多的达9-10个。分生孢子为无色透明,鸭梨型或慈姑型。成熟孢子有2-3个隔膜,大小为17-33um×6.5-11um,萌发时两端细胞产生芽管,芽管的顶端产生附着胞,球形或椭圆型,深褐色,壁厚,直径8-12um,紧贴在寄主体上产生侵入丝,入侵寄主组织。   生理生化特征 : 菌丝发育温度为1~30℃,最适温度为20~23℃;孢子囊形成温度为7~25℃,最适温度为18~22℃。相对湿度在85%以上。潜育期:18~22℃为3~5天。   危害对象 : 番茄、马铃薯、茄子   分布 : 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侵染循环 : 番茄晚疫病菌主要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里越冬,亦可以菌丝体潜伏在马铃薯的薯块上由春播植株上传给番茄。病菌孢子囊通过气流和雨水落到植株上后,在水中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再萌发,侵入到植物组织中去。当田间形成中心病株后,产生大量繁殖体,再经风雨向四周扩展,慢慢形成普遍发病。晚疫病的发生、流行与气候条件关系密切,发展速度还与番茄的栽培条件和植株本身的抗病性关系密切。   1 气候条件:气温在25℃潜育期最短,仅3~4天,过高温度反而不利于病害的流行。病菌对相对湿度的要求较严,75%以上方可发生。   2 栽培条件:植株繁茂,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田间湿度过大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土壤瘠薄植株衰弱,或偏施氮肥造成植株徒长,以及番茄处于生长的中后期,都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3 品种:抗病性强的番茄品种不易发病,如中蔬4号。   危害部位 : 幼苗、茎、叶片和果实均可受害,以叶片和青果受害为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