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姓是如何来的

如题所述

严氏为较晚出现的的姓氏,始见于汉代,据史料严姓有有两支:
一支是与国名有关,相传在远古时期有个严国,严国的人便有些以严为姓。如唐尧时名士许由之友严僖,战国时期韩国名人严遂告等人,相传都是严国人的后代,不过由于出自这一系统的严酷姓队在后来的发展中并不如意,因此没有成为严姓的主体。
一支来馥郁庄氏,避讳改姓,古今绝大多数严姓人都尊奉楚庄王为祖先,而庄氏来源有二:其一,出自子姓,《姓氏考略》云:"庄氏有出于宋者,《左传》所载武庄之族是也;有出于楚者楚庄王后庄蹻是也。"相传宋戴公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的后代,商汤裔孙子子微子被封于宋(今河南商丘南),以继承商朝香火,宋戴公便是微子的直系后裔,他的名字是武庄,其子孙后代便以庄为姓。
其二,出自芈(mi)姓,以谥号为姓,据《急就章》及《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所载:楚居名族姓芈,死后为谥庄,称楚庄王。芈族的祖先可溯到黄帝,其氏系如下:
黄帝轩辕氏生玄嚣(少昊)、昌意,昌意生颛顼帝颛顼帝生十一子。第十子名称(伯服),十一子名愚。称生老童(卷章);老童生重黎和吴回。吴回生陆终,陆终剖妻之腹取子,得六人,名叫樊、惠连、会人、安、季连。陆终分别赐六个儿子不同的姓氏,其中六子季连姓芈。
商末,芈季连的后裔中出了个叫鬻熊的圣人,博学多才,德高望重,是当时最有学问的人。周文王姬发和周武王姬昌父子先后拜他为师。后来周武王推翻了商朝,分封诸侯。武王去世后,世子姬诵继位,为周成王,他封鬻熊的曾孙熊绎为楚侯,当时,楚国地处南方荆蛮一带,人口稀少,文化落后,仅为男爵,爵位在诸侯中地位最低,地盘也不大,但却是熊绎家族获得发展的新基点。
熊绎乃熊狂之子,熊丽之孙也。熊丽即鬻熊之子。熊绎生熊艾,艾生熊?熊?生熊胜,熊胜传位其弟熊杨。熊杨生熊渠,熊渠生子三人。
是时周夷王当政,周室衰退,熊渠甚得江汉民众拥护,乃兴兵伐庸国,得胜。
熊渠生熊挚红,挚红卒,其弟延而代立,熊延生熊勇,熊勇卒,弟熊严继位,熊严有子四人,长子伯霜,次子叔堪,中子仲雪,少子季徇。熊严死后长子伯霜继位,是为熊霜。熊霜死,三个兄弟争立,结果仲雪死,叔堪逃亡,少弟季徇立,是为熊徇。熊徇生熊鄂,熊鄂也称熊囏,熊鄂生熊仪(若敖),熊仪生熊坎(霄敖),熊坎生熊目旬(虫分冒),熊虫分在位十七年,其弟熊通弑虫分冒之子而继位。
熊通执政时是东周初期,经十多代人的努力,楚国已经强大起来,成为南方大国,而周王室则逐渐衰弱下去。熊通不甘心居于男爵的地位,为了立威,他亲自率领大兵,屯兵城瑕。这瑕邑,本是他的儿子莫敖瑕的封地,熊通在这里协迫汉东、巴、庸等十二小诸侯国,联合打败了汉东最大的诸侯国隋国,然后协迫隋侯奏表周王室,要求加封熊通为楚王。当晨别说是楚国,即使像齐、晋、郑这样的大诸侯国,也仅伯爵之位,周平王当然不同意隋侯的表奏。熊通大怒说:"我的先祖(指鬻熊)当过文王,武王的老师,仅封小国,现在我地大人多,为什么不能当王呢?"。于是他自立为王,称楚武王。
熊通称王后,周王室对他无可奈何,熊通见周王室如此软弱,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学周武王一样,把一些子弟分封为诸侯。武王熊通卒,子熊赀继位,是为文王,建功立业都天郢。熊赀子熊喜继位后,欲杀其弟熊恽,恽投奔隋国,带兵回国袭杀熊喜代立,是为成王。
成王即位,布德施惠,结旧好于诸侯,楚地扩至千里。成王卒,太子商臣代立为穆王,十二上后穆王卒,太子旅(侣)继位。熊旅即位三年,不出号令,日夜欢乐,并下令说:"有敢谏者死无赦!"后来有伍举、苏从两人冒死进谏,熊旅纳言,任伍举、苏从以政,国从大悦,当年就消灭了庸国,第六年战胜了宋国。
当时,楚国公族中有一支斗氏,十分显赫,曾有多人当过令尹(相当于后世宰相),到了斗越椒时,权倾朝野,他野心极大,先设计害死令尹贾,又害死了自己的哥哥而当上了令尹。他自恃才勇无双,又以先世功大,就起了谋叛之心,一次他乘杨楚王熊旅北上出兵时,起兵叛乱,并亲率大军阻截楚王。两军对阵时,楚王亲自擂鼓,以鼓励士气。斗越椒飞奔上前。嗖嗖两箭,一箭射中鼓架,一箭射中楚王的斗笠,楚军赅异,无人敢与斗越椒争锋。楚王就说:"文王在世时,曾请戎蛮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了两支神箭,叫透骨风,藏在太庙里,现在他两箭已用完,还有什么可怕?"楚王用诱兵计,把斗越椒诱到河边,由神箭手养由基与斗越椒比箭,斗越椒不敌,被养由基射死。
斗越椒一死,楚国就去掉了心头隐患,为此楚王在渐台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会,名曰"太平宴"。一直饮到日落西山兴未尽,楚王又命人点蜡烛继续饮宴,同时又叫自己宠爱的许姬出来为众将斟酒,就在这时,忽然一阵风吹来,把蜡烛都吹来灭了,黑暗中。一支手伸过来,抓住了许姬的衣袖,许姬反手一抓,把这人帽子上的缨络抓了下来,这人一惊,放开了手。许姬疾步走到楚王面前,悄声告诉他然后说"快把蜡烛点燃,谁的帽子上没有缨络。就是无礼的人。"在古代,调戏君王姬妃,是灭族的大罪。许姬心想看谁有这么大的胆子,谁知楚王听了,见宫人正准备点烛,马上下令禁点火烛,又命饮宴之人都必须把帽子上的缨络扯下扔掉,竟把这犯罪之人包庇过去了。事后,他对深感委屈的许姬说:"酒后狂态,人之常情,我怎能为显贵妇人之节而伤我勇将。"正由于楚王有超人的气度,使那个武将后来在战场上拼死杀敌,以报王恩。
楚王不仅有越人的气量,而且又有识人之明,他起用在云梦泽中隐居的贾之子叔敖为令尹,整顿内政,兴修水利,推行县制,增加兵力。公元前661年攻灭庸国(在今湖北竹山西南)国势大盛,继又进攻陆浑之戎,陈捕周郊,派人询部九鼎(天子权威的象征)的大小轻重,后在必(今河南荥阳北)大败晋军,陆续使鲁、宋、郑等国归附。他去世后国人根据他生前的主要功业而为他上谥号为"庄",带有严肃、敬重之意,故史称楚庄王。他有庶子数人,因不得继位,被迫分姓命氏,且为了表明身所出,便以他的谥号为姓,即为庄氏。
庄氏在得姓以后,便有宋国的庄周、齐国的庄暴、庄贾,赵国庄豹等人知名于世,形成了较为强劲的发展势头,到汉代时人口众多,已为一大姓。公元58年天降大祸,原来新登基的汉明帝姓刘名庄。按古代制度,皇帝的名字臣民是不能用的,既然皇帝名庄那么庄姓就不能用了必须改为他姓,要他们放弃祖姓,无疑于辱没祖先,不改又是抗旨,罪应杀头。这时庄姓中有一个叫庄严的人,大胆上书进谏,恳求皇上开恩,收回成命,无奈皇帝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尊严。庄严的上书,不但未能如愿,反而遭到杀头之祸。后来又有些人因不愿改姓而遭杀,无奈中,庄姓人为了纪念这位敢于冒死直言的同族,就改为严姓。庄姓一度消失,直到魏晋以后,才有一些人复为原姓庄,更多的人则以严姓传了下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