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分别是哪里人

如题所述

1、马宝玉(1920―1941),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人。

2、胡德林,(1917~1941)保定市容城县郭村人。

3、胡福才(1923-1941.9.25)河北省保定市容城郭村人。

4、葛振林(1917~2005)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党城乡喜峪村。

5、宋学义(1918—1971),河南省沁阳市北孔村人。

扩展资料

人物纪念

为纪念和表彰5位抗日英雄,当地革命政府在棋盘陀主峰建起了纪念塔。新中国成立后,狼牙山五壮士英勇事迹被收录进小学课本。

2009年9月14日,“狼牙山五壮士”被选入“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列。

2015年8月,人民日报14版刊文《狼牙山五壮士——一个抗日英雄群体》。文章指出:以5名战士为代表的八路军同当地群众的亲密关系无可置疑。有人将葛振林回忆在山上拔萝卜吃的故事,引申到八路军的纪律作风问题。

今天,当地老百姓对这种说法既感到愤怒,也觉得可笑。通过在狼牙山的实地察访,了解到,只要有个籽就会结果实,萝卜并不是老百姓特意种的。抗战历史不能亵渎,民族英雄不容诋毁,尊重历史,尊重事实,是对抗日英雄的最好纪念,也是对中华民族未来的责任担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狼牙山五壮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学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葛振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胡福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胡德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宝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5

1.宋学义(1918—1971),河南省沁阳市北孔村人,“狼牙山五壮士”之一。他出身佃农,从小就要饭,当童工,打短工,过着牛马不如的悲惨生活。

1939年在讨饭途中,参加抗日游击队,后编入晋察冀一分区一团七连六班当战士,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9月25日,在河北易县的“反扫荡”战斗中,他们与敌人激烈战斗,打退了敌人5次冲锋,打死敌人50多名。

当手榴弹、子弹全打光后,他们宁死不屈,纵身跳下身后深不见底的悬崖。副班长葛振林和战士宋学义被山腰上的树挂住。

2.马宝玉(1920―1941),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人,狼牙山五壮士之首,自幼父母双亡,流浪为生。

1937年10月,参加八路军晋察冀一分区一团二营七连六班当战士后成为班长。1938年9月,在阻击日军进攻的战斗中英勇杀敌,受上级表扬。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9月25日在狼牙山跳崖牺牲。

3.葛振林,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党城乡喜峪村人,狼牙山五壮士之一。1937年参加革命,1941年9月25日,在河北易县的“反扫荡”战斗中,他们与敌人激烈战斗,打退了敌人5次冲锋,打死敌人50多名。

当手榴弹扔光,子弹全打光后,他们宁死不屈,纵身跳下身后深不见底的悬崖。副班长葛振林和战士宋学义被山腰上的树挂住。

4.胡德林(1917~1941)保定市容城县郭村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六班战士。1941年9月25日,为掩护主力部队和群众转移在狼牙山壮烈牺牲。狼牙山五壮士精神成为中国人民英勇顽强、坚贞不屈的象征。

5.胡福才(1923-1941.9.25),男,河北省保定市容城郭村人,狼牙山五壮士之一。1938年,参加八路军。1941年,在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六班当战士。

扩展资料:

“狼牙山五壮士”是指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军和伪满洲国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他们是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在战斗中他们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

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的树枝挂住,幸免于难;5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

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雄群体。

2015年9月1日,八一电影制片厂在京宣布将重拍《狼牙山五壮士》,将启用高科技航拍特技、数字和3D技术,把影片拍成更适合现代观众和青少年口味的经典之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狼牙山五壮士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3-22

1、马宝玉(1920年—1941年),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下元皂村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两年后入党。

2、葛振林(1917年~2005年)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党城乡喜峪村人。1937年参加革命,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3、胡福才,河北省保定市容城郭村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41年,在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六班当战士。同年秋,日本侵略军对晋察冀边区发动猖狂进攻。

4、胡福才,河北省保定市容城郭村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41年,在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六班当战士。同年秋,日本侵略军对晋察冀边区发动猖狂进攻。

5、宋学义(1918年-1971年),是闻名中外的“狼牙山五壮士”之一。学义出身贫苦,祖父和父亲常年给地主扛长工,哥哥整年累月跑老山(太行山)担挑为生。

扩展资料

人物生平:

1、马宝玉

1937年,他加入了八路军,并在两年后加入了该党。 1941年9月,在彝族易县狼牙山,作为主力和人民安全转移的掩护,他带领全班四名士兵对抗敌人,成千上万的日本军队整天环游,领导敌人走向死胡同,顺利完成封锁覆盖任务,垂死挣扎,坚决跳下悬崖,只有21岁。

2、葛振林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党城乡喜峪村人。1937年参加革命,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1年9月25日,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阻击日军战斗中,葛振林与四位战友宁死不屈,壮烈跳崖,他和宋学义被挂在树上,幸免于难。

3、胡德林

1940年,八路军攻打容城县城,他们踊跃支前。跟着部队上前线打鬼子。就这样,胡德林、胡福才一起参了军,也被分配到六班。这时候,葛振林已经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担任副班长。

此后葛振林、胡德林、胡福才多次一起参加战斗,表现都很勇敢,他们二人都在狼牙山阻击战中壮烈牺牲。

4、胡福才

1941年9月25日,在飞机和大炮的掩护下,3000多名日军和傀儡士兵分成几个师,分成几个师,驻扎在河北易县琅y山地区省。组。

他和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胡德林士兵和宋学艺都下令封锁敌人并屏蔽了主力的转移。他们勇敢地战斗,当他们走路时,他们将敌人赶到山的主峰。

他和他的四位同志猛烈抨击他们的枪口,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和“共产党万岁”等口号,然后跳下悬崖。他和马宝玉,胡德林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国家。

5、宋学义

他的祖父和父亲全年给房东一份长期工作。他的哥哥在庐山住了整整一年。 1939年夏,他在前往济源王屋山的途中遇到了一支抗日游击队。他参加了八路军,并被并入晋朝分支。

在学习参军后,他的父亲与家人一起逃离。他的兄弟在山西大同煤矿被压死。阿姨和他的表弟在日本刺刀下死亡。姐妹姐妹被卖给了县里的杨村和江苏的徐州。很快,他的父亲因贫穷而离开了世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狼牙山五壮士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15

马宝玉是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下元皂村人,葛振林是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党城乡喜峪村人,胡德林是河北省保定市容城县人,胡福才是河北省保定市容城郭村人,宋学义是河南省沁阳市北孔村人。

1、马宝玉

马宝玉(1920―1941),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人,狼牙山五壮士之首,自幼父母双亡,流浪为生。1937年10月,参加八路军晋察冀一分区一团二营七连六班当战士后成为班长。

1938年9月,在阻击日军进攻的战斗中英勇杀敌,受上级表扬。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9月25日在狼牙山跳崖牺牲。

2、葛振林

葛振林,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党城乡喜峪村人,狼牙山五壮士之一。1937年参加革命,1941年9月25日,在河北易县的“反扫荡”战斗中,他们与敌人激烈战斗,打退了敌人5次冲锋,打死敌人50多名。

当手榴弹扔光,子弹全打光后,他们宁死不屈,纵身跳下身后深不见底的悬崖。副班长葛振林和战士宋学义被山腰上的树挂住。

3、胡德林

胡德林,(1917~1941)狼牙山五壮士之一。保定市容城县郭村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六班战士。

1941年9月25日,为掩护主力部队和群众转移在狼牙山壮烈牺牲。狼牙山五壮士精神成为中国人民英勇顽强、坚贞不屈的象征。

4、胡福才

胡福才(1923-1941.9.25),男,河北省保定市容城郭村人,狼牙山五壮士之一。1938年,参加八路军。1941年,在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六班当战士。

1942年春,晋察冀边区政府在河北省保定市狼牙山上修建了“三烈士纪念塔”。1959年和1986年在原址重新修建了“狼牙山五壮士纪念塔”。

5、宋学义

宋学义(1918—1971),河南省沁阳市北孔村人,“狼牙山五壮士”之一。他出身佃农,从小就要饭,当童工,打短工,过着牛马不如的悲惨生活。

1939年在讨饭途中,参加抗日游击队,后编入晋察冀一分区一团七连六班当战士,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9月25日,在河北易县的“反扫荡”战斗中,他们与敌人激烈战斗,打退了敌人5次冲锋,打死敌人50多名。

当手榴弹、子弹全打光后,他们宁死不屈,纵身跳下身后深不见底的悬崖。副班长葛振林和战士宋学义被山腰上的树挂住。

5位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狼牙山五壮士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4

1、马宝玉: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人

1937年参加八路军,两年后入党。1941年9月在易县狼牙山为掩护主力部队和人民群众安全转移,他带领全班4名战士奋勇杀敌,同数千日军巧妙周旋一整天,将敌人引上绝路,胜利完成阻击掩护任务,宁死不屈,毅然跳崖牺牲,年仅21岁。

2、葛振林: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党城乡喜峪村人

1937年参加革命,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1年9月25日,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阻击日军战斗中,葛振林与四位战友宁死不屈,壮烈跳崖,他和宋学义被挂在树上,幸免于难。

伤愈后,先后投入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屡建战功。朝鲜停战后回国,历任湖南省警卫团后勤处副主任、湖南省公安大队副大队长、衡阳市人武部副部长,衡阳警备区后勤部副部长,1982年离休。担任全国近200家中小学的校外辅导员。

3、胡德林:保定市容城县郭村人

1940年,八路军攻打容城县城,他们踊跃支前。县城打开,他们又自告奋勇帮助部队运送战利品。当部队领导夸奖他们任务完成得好,要他们回家时,他们却不肯回去,一再要求留下,跟着部队上前线打鬼子。就这样,胡德林、胡福才一起参了军,也被分配到六班。

这时候,葛振林已经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担任副班长。班长是共产党员马宝玉。此后葛振林、胡德林、胡福才多次一起参加战斗,表现都很勇敢,他们二人都在狼牙山阻击战中壮烈牺牲。

4、胡福才:河北省保定市容城郭村人

胡福才,河北省保定市容城郭村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41年,在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六班当战士。同年秋,日本侵略军对晋察冀边区发动猖狂进攻。1941年9月25日,日伪军3000余人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分兵几路围攻驻扎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一带的一分区司令部及其所属一团。

他与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胡德林、宋学义奉命阻击敌人,掩护主力部队转移。当子弹打光后,就用石头居高临下砸向敌人。石头用尽后,敌人一步步逼进。为不被俘虏,他与4名战友砸碎枪支,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共产党万岁”等口号,纵身跳下万丈悬崖。他与马宝玉、胡德林壮烈殉国。

5、宋学义:河南省沁阳市北孔村人

(1918年-1971年),是闻名中外的“狼牙山五壮士”之一。学义出身贫苦,祖父和父亲常年给地主扛长工,哥哥整年累月跑老山(太行山)担挑为生。学义从小就当童工,给县城一家面铺蹬大箩,全家老小拼死拼活干,总是维持不了生计。

到1937年,共欠40块(银元)高利贷,地主乘机把全家仅有的二亩保命田夺走了。从此,一家人的生活更无着落。学义只好背井离乡,逃荒要饭。1939年夏,他在济源王屋山讨饭途中,巧遇抗日游击队,参加了八路军被编入晋察冀一分区一团七连。

扩展资料:

狼牙山战斗经过:

9月中旬,日伪军8000余人清剿以河北省易县管头为中心的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所属地区。24日,日伪军3500余人合围位于易县西南的狼牙山地区。此时,晋察冀军区部队和涞源、易县、徐水、满城4个县的党政机关、游击队及周围村庄的数万名群众都隐蔽于该地。

当晚,第1军分区第1团第7连奉命掩护机关和群众转移。该连依托有利地形,巧布地雷阵,运用麻雀战,迷惑、阻击日伪军。25日,第7连完成掩护任务后,为甩掉尾追的日伪军,令第2排第6班掩护全连转移。六班毅然将日伪军诱向狼牙山主峰棋盘陀。

日伪军误认为咬住了第1团主力,遂向棋盘坨主峰发动4次猛攻,均被击退,伤亡90余人。5名战至弹尽,宁死不屈,砸烂武器,跳下60余米深的悬崖。班长马宝玉、战士胡德林、胡福才阵亡,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负伤脱险。之后,5名战士被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

为表彰这一壮举,晋察冀军区在狼牙山主峰建“三烈士纪念塔”。1959年5月,“三烈士纪念塔”重建,更名为“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狼牙山五壮士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