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新修改的《倚天屠龙记》最后结局是怎么样的呢?

如题所述

金庸《倚天屠龙记》结局:

赵敏突然失踪,心急的张无忌四下寻找,周芷若引张无忌到树林,问他究竟喜欢的是谁?张无忌一时难以回答,其实赵敏被周芷若点了穴道藏身林内。

周芷若一再逼问,张无忌终坦言以告他真正喜欢的人是赵敏,故意要杀他,蛛儿不得已现身,张无忌惊见蛛儿未死,同时周芷若坦承一切。因为她立毒誓,为完成师父遗命,杀蛛儿,盗倚天剑和屠龙刀,嫁祸赵敏。但却非她自愿,如今说出反而有如释重担之感。 

周芷若交出峨眉掌门之后,青灯木鱼伴一生。 张无忌认为自己不适合当教主,当众辞退明教教主之职。 张无忌卸任教主后,带着赵敏往冰火岛完成他俩的梦想,终于找到理想家园,在漫天花海下共度余生。

扩展资料

《倚天屠龙记》创作背景:

1961年,《神雕侠侣》在《明报》初战告捷后,金庸马不停蹄地着手创作的便是《倚天屠龙记》这部长篇武侠小说,并从1961年7月6日起开始在《明报》连载。

当时,"神雕"还在收尾,到7月8日才结束,两部小说登在同一版面。他将这部作品与《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合称"射雕三部曲"。

《倚天屠龙记》于1961年开始在《明报》上连载,历时两年多才完成。1976年作者对此书又进行了全面的修订。 2003年,作者对《倚天屠龙记》又完成了一次修订。

《倚天屠龙记》作者简介:

金庸,本名查良镛,1924年3月10日(农历二月初六)生于浙江海宁,1948年移居香港。

当代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香港最高荣衔"大紫荆勋章"获得者、华人作家首富、原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倚天屠龙记(金庸经典武侠长篇小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2

《倚天屠龙记》新修订版结局如下:周芷若向张无忌提出了她让张无忌做的一件事,这件事就是张无忌永生不得和赵敏成亲,除此之外他们在一起生孩子都可以,就是不能拜堂成亲,因为周芷若要让张无忌永远记得她。

至于张无忌与赵敏有没有去蒙古,书中并没有说。最后加入了张无忌的一段臆想,他臆想着与四女的情意,臆想着小昭不做圣女教主了,臆想蛛儿回来找他。

扩展资料

《倚天屠龙记》的主题深意,包括了正、反、合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正”,即侠义的传奇。既写“武林至尊、宝刀屠龙”的传奇来历,又写“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侠义传统。

第二个层面是“反”,即写人性特征。屠龙宝刀即刀中的兵书当然不是什么“不祥之物”,真正“不祥”的乃是人类的贪欲和权势欲,那些人之所以费尽心机地争夺宝刀,无非是冲着“宝刀屠龙”的利器和“号令天下”的权势而来。

可笑的是几乎所有的人都不明真相。到最终却都为之“反算了卿卿性命”。这些正是小说的基本故事情节和叙事内容,同时又有明显的思想寓意。

第三个层面是“合”,即写传奇与历史的结合,侠义和人性的结合,人类的良知和善意的结合,历史的透视和理想的结合。

所有这些“结合”,最终当然都体现在张无忌这一主人公身上,也体现在张无忌送给徐达将军的那一段活中,同时还体现在作者对历史所作的巧妙演绎——此后徐达果然用兵如神,连败元军,最后统兵北伐,直将蒙古人赶至塞外,威震漠北,建立一代功业”。那屠龙刀中的兵书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当然是“号令天下,莫敢不从”了。

这部小说的真正主题有两层:既反异族侵略,也反本族暴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倚天屠龙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9-22
与先前的版本相比,科学上的破绽改正了,兵法秘籍的藏匿处变更为岛上,而非藏在倚天剑、屠龙刀当中;在结局的地方男主角张无忌的感情世界也拥有更多、更丰富的选择,作家明讲一男四女皆有可能。

该套丛书的副主编说,金庸认为这个结局更贴近男主角张无忌的个性,也就是只记得人家对他的好处,而且越想越好,自然而然原谅了别人的过失。

因此金庸在书尾添加了近千字,重新勾勒张无忌、周芷若、赵敏、殷离、小昭总共五人之间的未来发展可能性。简单地说,书中表示「这四个姑娘,每个人都是很好很好的

说,较早的版本结局是张无忌对周芷若有个承诺。新版则是周芷若明确要求张无忌不得与赵敏拜堂成亲。因为昔时在濠州,赵敏曾以抢婚阻止了周芷若、张无忌的结合,所以周芷若在书末回敬以同样条件。

嘴硬的张无忌说自己会和赵敏在蒙古天天形影不离,生娃娃作夫妻,只差没有拜堂成亲。但周芷若对自己很有信心,也对张无忌的「变」很能掌握,她告诉张无忌:「过得十年八年,你心里就只会想着我,就只不舍得我。」

若再加上小昭自波斯去信张无忌说自己愿意重新当张无忌的小丫头,以及张无忌认为可从西域找回殷离等新的变更,新版《倚天屠龙记》的结局是张无忌有更多选择,四位美女都是合格候选人。

不过,金庸在书中的后记指出,周芷若对张无忌说的「过得十年八年你心里就只会想着我」等语,是年轻的小弟弟、小妹妹所不能参透之感情,因此金庸反对十三、四岁的小妹妹们写小说。

新版的「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最终还是与赵敏远走蒙古厮守终身,却在周芷若的要求下「不得与赵敏正式拜堂成亲」;周芷若提出的这个「不违侠义之道」的心愿,也为她报了当年被赵敏在婚礼上抢走老公的一箭之仇。周芷若飘然远去之前,还预言「天性只记得别人对他的好处」的张无忌,过了十年、八年,「心里只会想着我,就只舍不得我」,一针见血点出张无忌的「博爱」。

同时,成为波斯教教主的小昭也遣使送信,盼望终有一天能重回张无忌身边。在书末,张无忌不仅原谅了为「爱」使坏的周芷若,期待小昭放弃「圣处女教主」,甚至幻想蛛儿「说不定有一天又来找我这个大张无忌」。

「倚天屠龙记」先后改版三次。从第一版周芷若做了尼姑,张无忌注定身边只有赵敏;第二版「暗示」张无忌有可能享「齐人之福」;到第三版张无忌期待「五人行」。

在金庸「专情不符合现实」的改版原则下,张无忌成为韦小宝之后,花心程度第二高的劈腿男。
金庸曾在旧版「倚天屠龙记」序中坦言自己最爱小昭,新版中他果然独厚小昭,增加不少她与张无忌调情的戏分。光明顶上张无忌被周芷若一剑刺伤,小昭情不自禁搂抱张无忌,张无忌感激之下认她做小妹子。小昭沙漠中夜随张无忌,张无忌忍不住亲吻了她。波斯船上,两人分别在即,张无忌亲口承诺想娶小昭,甚至愿随她跳入大海,永不分离。
张无忌如何放弃明教教主的过程也做了变动。新版增添数千字篇幅,描写朱元璋乘少林寺屠狮大会之前,率领自己的兵马,向教主张无忌「逼宫」,要他在蒙古郡主赵敏与明教义军之间抉择,并迫得赵敏亲自立下重誓,从此隐居蒙古,不得再踏足中原。

小昭遣使归还六枚圣火令,张无忌朗读令上所刻「圣火八令」,有「不得为官为君」的命令,重申不愿做皇帝的决心。

多年来金迷提出的诸多疑点,新版也做了修正。旧版周芷若以倚天剑和屠龙刀对砍,获得其中藏着「武穆遗书」和「九阴真经」的绢片,被金迷质疑绢片何以不会损毁。新版改为内中各藏一片「玄铁铁片」,一片上刻着「普渡山东桃花岛」,一片刻着桃花岛的地图,指引后人寻找兵法秘笈。

周芷若盗取刀剑、杀害殷离的荒岛疑案,旧版出现诸多漏洞,金庸也不厌其烦的一一订正。他删除谢逊在少林寺地牢中画出真相的段落,周芷若的阴谋改为黄衫女子所揭破;增加赵敏向张无忌说出被丢入海中的过程;周芷若也自我回忆在荒岛上取刀嫁祸的经过。

九阳真经的「身世」,以及与九阴真经的「血缘关系」也有更多的描绘。新版叙述九阳真经的作者某日在嵩山斗酒胜过王重阳,因而得观九阴真经,为矫正九阴真经以阴胜阳的偏颇而创九阳真经。

倚天屠龙记改结局 张无忌4个女人他都要

金庸新修版的「倚天屠龙记」结局有了重大改变,似乎也反应了金庸的最新爱情观-活在当下、事在人为。新版中张无忌不但与周芷若、赵敏、殷离都开口表达了爱意,连旧版中情同兄妹的小昭,也愿与她投海永不分离。

金庸曾表示「倚天屠龙记」中自己最爱的是小昭,在新版中他大大提升小昭的分量,张无忌在沙漠中忍不住吻了她不说,在波斯船上张更开口说:「我会永永远远都记得你,前晚作梦娶了我可爱的小妹子为妻,以后这个梦还会不断作下去。」小昭也响应:「我真想你此刻抱住我,咱俩人一起跳下海去,永远不起来。」

结局的改写也颇堪玩味,张无忌决意和赵敏归隐蒙古,周芷若却来要求他履行承诺:「我不许你们拜堂成亲,你们尽管做夫妻、生娃娃,过得10年8年,你心里就只会想着我,就只不舍得我,这就够了。」

远流编辑李佳颖认为,这样的心思有点神似张爱玲笔下红玫瑰与白玫瑰的味道。金庸在后记中也强调,张无忌没选定自己的配偶,事在人为而非命定。
第3个回答  2019-09-22
最后张无忌和赵敏两个人去了一个没人住的岛上,虽然不能结婚,但是他们永远在一起了。还有,赵敏的第三个要求是张无忌为她画眉。
第4个回答  2019-09-22
结局是周芷若曾经要张无忌答应她一件事,后来周要求张和赵敏只能生孩子不能结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