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鸡蛋煮熟后不好剥皮怎么办?

如题所述

  煮熟鸡蛋剥壳的容易和困难,主要是与内膜和蛋白的紧密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其紧密程度取决于蛋白的性质。蛋白的酸度是影响蛋白与壳膜附着力的最主要的因素。据测定,刚生下的新鲜鸡蛋pH值在7左右,这时的内膜与蛋清的附着力最大,所以,煮熟后最不容易剥壳。
方法:
1、煮熟后放冷水中冷却一会就可以了
2、沸水下锅,五至八分钟,无需冷却,一样分离的干净利索
3、煮鸡蛋之前先用冷水浸泡一会鸡蛋,然后再煮鸡蛋,热胀冷缩,鸡蛋收缩,就和壳分开啦
4、在煮鸡蛋的水中,加入少量烘焙苏打(小苏打):小苏打溶液呈弱碱性有助于蛋壳的分离
5、存放一个星期后的鸡蛋更容易剥开:鸡蛋存放的过程中,鸡蛋中的一部分水分会通过气孔蒸发,从而使得鸡蛋的内部和鸡蛋膜之间产生一段空气(这样就更好剥了)。鸡蛋存放时间越长,PH约高,这样也有助于鸡蛋剥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26
是新鲜的鸡蛋越是不好剥。
煮熟鸡蛋剥壳的容易和困难,主要是与内膜和蛋白的紧密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其紧密程度取决于蛋白的性质。
据现代生物化学分析表明,蛋白的酸度是影响蛋白与壳膜附着力的最主要的因素。据测定,刚生下的新鲜鸡蛋pH值在7左右,这时的内膜与蛋清的附着力最大,所以,煮熟后最不容易剥壳。鸡蛋是一个生命体,会进行呼吸作用,它存放一段时间后,随着代谢废物的积累,蛋白的pH值就会逐渐升高,使蛋白与内膜的附着力逐渐减小。当pH值达到8.8左右时,蛋白与膜连接最为松弛,这时若把鸡蛋煮熟剥壳最为容易。蛋白的pH值达8.8左右,在气候寒冷的冬天,大约存放7~10天;在气候炎热的夏天,只需1~2天即可。
当鸡蛋老化,有些在壳的碳氧化物会由微小的气孔流失,始得蛋看起来更白。同时,湿度也会流失,使得鸡蛋内部底层的气室变大。"当气室扩大而鸡蛋内的内容物缩小,壳就变得比较好剥了";美国农业部把来自农场的鸡蛋去壳并建了一个表来陈述;"因为这个原因,使得老蛋成为全熟煮法更好的选择。

如果你最后有意打非常新鲜的蛋,而你又马上要煮,你可以在水中加半茶匙的小苏打,使得烹煮的水呈碱性(虽然这会强化硫酰味道),不过影响味道,很讨厌的。
煮熟之后迅速冷却这个办法是能够达到让蛋壳好剥的效果的。不过一般情况我们只能用自来水冲洗一下。
鸡蛋的蛋壳内有一层保护膜,蛋煮熟后,膜则被破坏,当煮熟的蛋放入冷水中,鸡蛋内部发生猛烈收缩, 蛋白与蛋壳之间就形成真空空隙,水中的细菌、病毒很容易被负压吸收到蛋内这层空隙中。

最好的办法:
是在煮蛋时放人少许食盐,煮熟的蛋壳就很容易剥掉了。先将鸡蛋放人冷水里浸湿,再放进热水里煮,煮的同时鸡蛋不易破裂,蛋壳也容易剥下。

盐的两个作用,好剥壳,防暴(防止壳爆开)。

首先盐水的沸点高于普通淡水的沸点,也就是说不容易沸腾,煮沸的温度高于100度了,鸡蛋更加容易熟,而且鸡蛋不容易煮暴了,当然火候也是需要注意的(这是防暴的原因。)
蛋壳不易破裂的原因是,普通的水在加热的过程中,底下的水和上面的水存在着温度差,这样在煮蛋过程中,鸡蛋受热不均匀,容易导致蛋壳破裂;而加了盐的水,在煮蛋的过程中盐进行了融化和分解,这时水中就有大量的离子存在,此时的水导电性非常强,这样的话,水上下温度一样,鸡蛋受热均匀,煮熟后的蛋壳也就不容易破裂了。 (又是防暴的原因)
加盐后的水浓度变大,蛋白盐析,在煮的过程中,蛋清里部分水分遇到加盐后浓度较大的热水时会外渗,高浓度外渗透压使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这样的话蛋壳内的蛋白容易收缩,疏水基团外翻;亲水基团向内翻,引力作用使蛋白凝聚,形成沉淀,蛋壳就与蛋白之间形成了一定间隙,蛋壳就容易剥了。(这是好剥的原因。)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2-19
煮鸡蛋时可先将鸡蛋放入冷水中浸泡一会儿,再放入热水里煮,这样煮好的鸡蛋蛋壳不破裂,且易于剥掉。煮好之后可以放到冷水里面冷却,或者四周敲敲,就很容易剥壳了
查看原帖>>
第3个回答  2020-11-10
鸡蛋煮熟后开业先放到凉水里冲一下,然后直接在凉水里剥皮就可以了,敲碎壳剥皮很快的。
第4个回答  2020-12-09

大厨教你煮鸡蛋的小技巧,这样煮的鸡蛋可以快速剥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