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计算电源与电机距离用多大平方线?(电源与电机距离500米。)

电机功率是30千瓦

0KW电动机选择导线
额定电流I=P/1.732UcosΦ=30/1.732/0.38/0.8=30/0.53=57A
如果是近距离(几十米以内),铜线10平方毫米,铝线16平方毫米。
如果是中距离(几百米以内),铜线25平方毫米,铝线50平方毫米。
如果介于近距离和远距离之间,铜线16平方毫米,铝线35平方毫米。
检验50平方毫米铝线,电阻R=ρ(L/S)=0.029X500/50=0.29Ω
线损=57X0.29=17V(在合格范围)
电机运行电压=380-17=363v,可以正常工作。
检验25平方毫米铜线,电阻R=ρ(L/S)=0.017X500/25=0.34Ω
线损=57X0.34=19V(在合格范围)
电机运行电压=380-19=361v,可以正常工作。
选择导线的三个原则:
1)近距离和小负荷按发热条件选择导线截面(安全载流量),用导线的发热条件控制电流,截面积越小,散热越好,单位面积内通过的电流越大。
2)远距离和中等负荷在安全载流量的基础上,按电压损失条件选择导线截面,远距离和中负荷仅仅不发热是不够的,还要考虑电压损失,要保证到负荷点的电压在合格范围,电器设备才能正常工作。
3)大负荷在安全载流量和电压降合格的基础上,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就是还要考虑电能损失,电能损失和资金投入要在最合理范围。

导线的安全载流量
为了保证导线长时间连续运行所允许的电流密度称安全载流量。
一般规定是:铜线选5~8A/mm2;铝线选3~5A/mm2。
安全载流量还要根据导线的芯线使用环境的极限温度、冷却条件、敷设条件等综合因素决定。
一般情况下,距离短、截面积小、散热好、气温低等,导线的导电能力强些,安全载流选上限;
距离长、截面积大、散热不好、气温高、自然环境差等,导线的导电能力弱些,安全载流选下限;
如导电能力,裸导线强于绝缘线,架空线强于电缆,埋于地下的电缆强于敷设在地面的电缆等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3-09
500米远,线径够、电源功率足可以不计。如三相电则线径,铝线25²、铜线16²即可。
第2个回答  2011-03-10
I=P/1.732UcosΦ=30/1.732/0.38/0.8=30/0.53=57A
压降可以10V S=0.0172*57*500/10=49
可以用50平方线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03-09
电机功率是多少?不提供电机功率没法计算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