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翻译一下《老子》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的人都认清美好的事物,那是因为丑的存在;都能认清善良的事物,那是因为存在不善良。所以有和无因相互对立而依存,难和易因相互对立而形成,长和短因相互对立而显现,高和下因相互对立而依靠,音与声因相互对立而谐和,前和后因相互对立而追随。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实行身教: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干预,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向别人施与恩惠但不凭此而达到利己的目的;功成业就而不居功自傲。正因为不居功,所以也没有丧失功绩。

扩展资料:

作品评价:

无论学术界在“道”的属性方面的争论多么激烈,学者们都一致认为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是其哲学上的显著特征。老子认识到,宇宙间的事物都处在变化运动之中的,事物从产生到消亡,都是有始有终的、经常变的,宇宙间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

老子在本章里指出,事物都有自身的对立面,都是以对立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有”也就没有“无”,没有“长”也就没有“短”;反之亦然。

这就是中国古典哲学中所谓的“相反相成”。本章所用“相生、相成、相形、相倾、相和、相随”等,是指相比较而存在,相依靠而生成,只是不同的对立概念使用的不同动词。

在第三句中首次出现“无为”一词。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按照自然界的“无为”的规律办事。老子非常重视矛盾的对立和转化,他的这一见解,恰好是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具体运用。

他幻想着有所谓“圣人”能够依照客观规律,以无为的方式去化解矛盾,促进自然的改造和社会的发展。在这里,老子并非夸大了人的被动性,而是主张发挥人的创造性,像“圣人”那样,用无为的手段达到有为的目的。

显然,在老子哲学中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的积极进取的因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18

《老子》第二章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第二章翻译:

世界上的每个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美丽是因为丑陋的存在。我们都知道善是善,因为恶是存在的。所以没有相互转化,难易形成,长短相见,高低互为丰富,和声和谐,前后相随——这是永恒的。

因此,圣人以不作为的立场看待世界,用无言的方式启迪世界:让一切事物自然地升起,而不是成为它的创立者,去做一些事情,但如果没有自己的意愿,就不会有自尊地成功。正是因为你不值得成功,你才不会失去它。

扩展资料:

《老子》创作背景:

根据文献记载,老子很想学,而且学识渊博。老子在上容老师的教学知识中,一直在寻根求知。为了解决他的疑问,他经常仰望太阳、月亮和星星,想着天空是什么,所以他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尚荣的老师“真是老人的学问已经耗尽了”,建议老子在周朝继续深造。

文献记载:“老子入周,看病,入太学,天文,地理,人情,皆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在学习,学术进步。医生还建议他做储藏室的官员。收藏室是周代典籍的收藏地。它收集世界的文章和世界的书。里面满是汗和牛。通过这些经验,老子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使他远近闻名。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情况是周朝的情况很差。为了争夺霸权,战争还在继续。作为周代的藏族历史,老子对国家和人民的统治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张。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道德经

百度百科—老子 (道家学派创始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3-26

翻译: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字词注释:

1、恶已:恶、丑。已,通“矣”。

2、斯:这。

3、相:互相。

4、形:通“刑”,此指比较、对照中显现出来的意思。

5、倾:互相对立而存在。

6、音声:汉代郑玄为《礼记·乐记》作注时说,合奏出的乐音叫做“音”,单一发出的音响叫做“声”。

7、圣人居无为之事:圣人,古时人所推崇的最高层次的典范人物。居,担当、担任。无为,顺应自然,不加干涉、不必管束,任凭人们去干事。

8、弗志:弗,不。志,指个人的志向、意志、倾向。

扩展资料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分为81章。《老子》第二章,中国古代著名经典之一。先秦学派代表著作。

文章第三句中首次出现“无为”一词。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按照自然界的“无为”的规律办事。老子非常重视矛盾的对立和转化,他的这一见解,恰好是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具体运用。他幻想着有所谓“圣人”能够依照客观规律,以无为的方式去化解矛盾,促进自然的改造和社会的发展。

在这里,老子并非夸大了人的被动性,而是主张发挥人的创造性,像“圣人”那样,用无为的手段达到有为的目的。显然,在老子哲学中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的积极进取的因素。

文章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是其哲学上的显著特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
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美的时候,丑就出来了;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善的时候,恶就产生了。
所以,有了“有”,才产生“无”,有了“无”,才产生“有”,“有”和“无”是互相对立而产生。有了困难,才懂得容易,感到容易,才知道困难。困难和容易是相互矛盾而促成的。长和短,是互相比较才能够体现;高和下,互相对照才有了分别;音和声,由于对立才显得和谐动听;前和后,彼此排列才有顺序。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自然法则来对待世事,警戒自己,他不是用空洞的语言来教训别人。这就像天地一样让万物按照自然发展而生长,他滋养了万物并且不横加干涉,抚育了万物而不自夸自傲,万物靠它生长但它并不据为己有。它为世间万物立下显著功勋却不自局其功。正因为他不居功自傲,所以他的功绩就不会失去。

大意:
本章指出世间一切事物都有其对立面,由此引申出“无为”的重要,它能使人获得永久的成功,刻意的追求和占有,结果只能是失去。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