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撤销地区称谓改位市

我看了一点东西,直到地区是由省级机关派来的行政专署。为什么刚开始要设置行政专署,是因为安全问题还是其它的什么原因。后来地区有行政专署的监控不是很好么,为什么还要撤销行政专署,回到市级制。

地级市也叫管县(县级市)市,本身一般设区,所以地级市一般都辖几区、几市、几县。按照我国宪法的规定,没有地级市的设置,应当是省直接管县。但由于我国县的面积太大,而且出于农村支援城市的要求,设置地级市或者行政公署来管理若干个县,统一调配财政支出,将县级农业收入像抽水机一样抽到城市,用于城市建设。这个政策不变,省对县的直管体制这不能实现。解放之出我国设置了很多地区公署,地区公署是作为省级政府派出的一级行政机关,负责所辖地区的行政管理,同时,设置地区中级人民法院负责审判事务,省级检察院设置地区检察分院,负责行使法律监督职能。但是,按照我国宪法规定,一府两院都应当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他负责,受它监督。地区的公署、中院以及检察分院显然不是地区人大产生的,因为地区没有人大。所以,当政治 、经济、文化等条件成熟的时候,应当通过选举产生人大,再由人大产生一府两院,这才符合宪法的规定,也是实践民主的需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3-29
地区是省(或者同级政府)的派出机构,而市是实在的一级政府组织,从级别上看是大致相同的!但地区是虚设的机构、是派出机构,所以没有人大、政协等等,有的只是省人大某某地区工作委员会、政协也是一样的。检察院、法院的法官检察官的任免都要通过省人大。所以地区不是真正的一级政府,有时候也叫行政公署。
第2个回答  2007-03-29
与西方接轨。
第3个回答  2015-08-16
方便管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