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语批试卷》写作背景

如题所述

山西军阀阎锡山(1883-1960)在辛亥革命后,任山西都督和省长,在此期间,他为了表示自己政治开明,用人唯贤,于1925年举办山西省县长考试,特地礼请因维新变法失败逃亡国外避难,后又归国的康有为(1858-1927)任主考官。

阎此举是想借此位“康圣人”的名望,显示考试隆重,并提高自己的身价。考试那天,康有为出的考题是《廉吏民表》。题意是清廉的官吏才可以做百姓的表率。《乞不用脏吏》奏折中的“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的前半句引来。

可笑当时那些县长都是阎锡山的狐朋狗友,多半胸无点墨,根本不懂题意,无从下笔,有一个人在考卷上竟写道:“盛矣哉,世界表之多也,有摄氏表,有华氏表,如今又有廉吏民表……”

康有为一看考卷,气得脸发青、眼发直,立即把它甩到地上,大骂山西官吏不学无术。过了一会,他又觉好笑,心想:不妨供此机会与阎老西开个玩笑。

便拣起那张考卷写了批语:“题为廉吏民表,尔即扯及摄氏表、华氏表;今若为《阎锡山论》,尔曰:盛矣哉,山西山之多也,有五台山,有吕梁山,而今又有阎锡山也……以尔之文观之,学不优,无以仕,百里侯无望矣!”阎锡山看了考卷和批语,哭笑不得。

扩展资料

《妙语批试卷》作者倪培森

1、倪培森1933年9月生,笔名育林,1993年退而不休,现任宁波市北仓区江南中学科研组珈组长兼该校“江南春文学社”辅导老师。

2、中学一级。自1956年任教以来,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以读写结合见长,重视课内外结合,知识与能力同步,强调“积累,模仿,创造”循序渐进的读写规律,实现“知识开路,实践印证,由知化能”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审美意识,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他的有关读写结合的教学论文,在《修辞学习》、《写作》、《语文月刊》、《语文知识》、《阅读与写作》、《读写月报》、《语文报》等期刊发表,达10万字左右。并与他人合著9本有关指导读写的专著。多次获“全国中学教师作文指导”论文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作业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3-04
笨蛋不会
第2个回答  2012-02-29
笨啊 这都不知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