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哪些考验?我国怎么应对的?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如题所述

经济建设和名族团结问题。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特别指出: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我国取得了经济发展较快,民族内部团结。思想比较进步。
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HOHO~~~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3-18
  60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经济繁荣,文化、科技、教育等事业兴旺发达,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气象事业和其他行业一样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60年前,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央人民政府在百废待兴的繁忙国事中,就将筹建气象工作列入重要议程,并于1949年12月8日批准成立了中国气象局的前身——中央军委气象局,标志着新中国气象事业从此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60年,在我国气象科学发展历史长河中是非常短暂的,但这60年的发展却是最辉煌、最耀眼的。我国气象科学的发展源远流长。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天命论”等唯心史观一直占主导地位,极大地限制和阻碍了气象科学的发展。解放前,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气象科学技术处于十分落后的境地。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气象台站只有101个(包括解放区的29个);仪器设备简陋,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气象专业技术人才奇缺,全国仅600多人;整个气象事业处于支离破碎的状况。新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就是在这样非常落后、极其薄弱的基础上起步的。新中国气象事业在短短60年中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所未有的规模、前所未有的成就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的发展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落后到先进,走过了一段极不寻常的历程,谱写出一页页壮丽的篇章。60年来,新中国气象事业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无论是气象业务、服务、科研,还是人才队伍、技术装备、基础设施、以及改革开放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概括起来说,就是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气象事业发展道路,造就了一支基本适应气象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初步建成了一个以先进科学技术为支撑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气象服务领域日益扩大、服务手段和能力不断改善,服务的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提高。新中国气象事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形成了具有行业特色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凝聚出了一种气象人精神。这种精神,对60年的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对指导今后气象事业的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的发展成就是来之不易的,与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分不开,与历届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关心与支持分不开,与几代气象工作者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开拓创新分不开。全国广大气象工作者,为气象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我们应当铭记所有为气象事业做出贡献的人们,把他们的功绩永远载入气象事业发展的光辉史册。
  1.艰苦奋斗,创业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
  2.经受干扰,曲折发展时期(20世纪60—70年代)
  3. 改革开放,快速发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后期-现在)
  1)拨乱反正,调整发展阶段(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
  这一阶段是气象部门解放思想、拨乱反正、推进改革开放和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准备阶段。这一阶段,气象部门在思想上、组织上、业务上开展了拨乱反正,端正了业务指导思想,实现了工作重点转移,平反了冤假错案,落实了知识分子和干部政策,改革了领导管理体制,制定了《气象现代化建设发展纲要》,率先实行对外开放,为新时期气象部门改革开放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1980年1月,全国气象局长会议明确提出要把气象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提高气象服务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转移到气象现代化建设上来。从此,气象部门一直抓住这两个重点不动摇,取得了气象事业发展的巨大成功。1983年底基本完成全国气象部门实行双重领导、以部门为主的领导管理体制改革,为气象事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体制保证。按照干部“四化”方针,一大批德才兼备的气象业务技术骨干走上各级领导岗位,顺利实现新老干部交替。1984年初全国气象局长会议通过了《建国以来气象工作基本经验总结》,进一步统一了思想。通过的《气象现代化建设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到2000年要建成适合我国特点、布局合理、协调发展、比较现代化的业务技术体系,勾画出了一幅宏伟的现代化蓝图。这一阶段为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全面起步作了比较充分的思想和组织准备。

  (2)推进改革,全面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

  这一阶段,气象部门全面实施《气象现代化建设发展纲要》,大力推进气象现代化。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千方百计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开展有偿服务和综合经营,重点推进事业结构调整和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是气象部门改革力度大、事业发展势头好、效益高的重要阶段。1988年9月我国第一颗极轨气象试验卫星发射成功,气象卫星的广泛应用,大大提升了我国气象事业的高科技水平。继711、713天气雷达之后,1985年又研制出了714(波长10厘米)天气雷达,并陆续在全国布点。中期数值预报投入业务运行。一方面使用了国产银河巨型机,同时还引进美国的CYBER962和CYBER992巨型机。省与省以下气象现代化建设在试点基础上全面展开。区域气象中心相继成立。气候和气候变化工作提上日程,1986年国家气候委员会成立,1990年国家气候变化协调小组成立,开始了我国对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对策的研究和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这一阶段开展的专业气象有偿服务和综合经营,标志着气象事业结构开始向多元结构转变。1990年1月,首次明确提出了专业、人才、队伍、投资“四个结构调整”,并积极探索业务技术体制改革。这一阶段,相继召开了第一次、第二次全国气象服务工作会议,积极拓展服务领域,不断提高服务能力。

  (3)深化改革、加快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90年代末)

  这一阶段,气象部门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建立了双重计划体制和相应的财务渠道,大力发展地方气象事业。气象事业结构向基本业务、科技服务、经营实体的“三大块”转变。1991年制定了气象事业发展30年《纲要》和10年《规划》,再展气象现代化宏伟蓝图,并积极争取新上了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工程、气象卫星工程、新一代多普勒雷达工程、大气监测自动化系统工程和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系统等一批现代化骨干项目,大大推动了气象现代化的进程。中尺度自动气象站网建设进展顺利。第二代中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全球谱模式(T63和T106)以及新一代天气预报人机交互处理系统(MICAPS)先后投入业务运行。1997年6月10日我国第一颗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A发射成功。这一阶段,还加强了气象法规建设,1994年8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条例》颁布实施, 1999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以下简称《气象法》)诞生。第三次、第四次全国气象服务工作会议相继召开,提出了“两个首位一个重点”,及“气象服务是立业之本”、“一年四季不放松,每个过程不放过”的服务理念,气象服务能力得到提升。这一阶段正确处理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使整个气象事业上了一个新的大台阶。

  (4)统筹兼顾,持续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以来)

  这一阶段,《气象法》正式实施,《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下发,气象事业依法发展得到加强。气象业务、服务、科研领域进一步拓展,20世纪90年代启动的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建成,发挥了很好的效益,气象事业呈现出持续发展的好势头。新世纪之初,开展了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提出“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国务院3号文件明确了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2007年提出建立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的新思路,明确了现代气象业务体系中公共气象服务系统是根本,气象预报预测系统是核心,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是基础,信息和科技系统是保障。这一阶段,适应国内外形势需要,大力加强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200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通知》,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出全面要求。9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气象防灾减灾大会》,对气象防灾减灾作了全面部署。中国气象局把气象灾害的防御作为重中之重予以加强。积极与各有关部门开展合作,逐步形成开放、合作、共赢的新局面。进入新世纪,气候变化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也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第五次全国气象服务工作会议提出全面推进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开创公共气象服务工作的新局面。全国气象科技大会明确提出了建设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的任务。这一阶段还进一步加强了气象部门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选拔和引进工作。加强了气象文化和基层台站建设。通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气象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三、主要成就

  60年来,我国气象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面从十个方面加以概括。

  1. 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气象服务体系,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60年来,气象工作始终坚持把做好气象服务作为根本宗旨,为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以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进行全方位的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手段不断改善,服务的总体效益显著提高。建立了包括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专项气象服务、气象科技服务在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气象服务体系。推进了公共气象服务体制机制的创新,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开展了气象灾害防御等应急气象服务。能源、气候资源、城市、重大工程、应对气候变化等新的服务正在逐步深入。全国已形成30多万人组成的气象信息员队伍。建立起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基本适应需求的公众天气预报预警服务系统,成为国家预警信息发布的前哨阵地。公众气象服务手段不断改善,服务形式和内容越来越丰富,电视天气预报已成为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之一。全国每天接受各类气象信息服务的公众超过10亿人次,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高。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比例从20世纪80年代的3%~6%下降到当前的1%~3%。气象工作的投入产出比提高到1∶50。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把为农业服务作为重点,气象为农业服务取得新进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服务已由单纯的抗旱拓展到增加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森林草原灭火、应对污染等突发事件,以及保障重大社会活动的人工消(减)雨作业试验和机场消雾试验等领域。长期以来,气象服务为防汛抗洪、抗旱、台风防御、抗低温雨雪冰冻、抗震救灾和重大工程建设、社会活动保障等作出了重大贡献,举世瞩目的“2008北京奥运会”气象服务受到有关领导和社会公众的充分肯定。

  2.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气象预报预测系统,气象预报预测水平不断提高。

  2.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气象预报预测系统,气象预报预测水平不断提高。

  图一

  图二

  60年间,天气会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图一为2009年,气象预报员为国庆演练活动进行天气会商;图二为上世纪80年代中央气象台天气会商场景。

  60年来,广大气象工作者视气象预报为生命线,积极探索并建立了以高科技为支撑的比较完善的气象预报预测业务体系,准确率稳步提高,内容不断丰富,产品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不断提高,为做好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60年的发展,天气预报方式实现了重大变革,基本建成比较完善的数值预报预测业务系统,形成了以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以人机交互处理系统为平台、综合应用多种技术方法的预报业务技术体制,为各级气象台站的预报预测和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国家气象中心已成为世界气象组织的区域专业气象中心。我国对区域性暴雨和台风路径的预报有了长足进步,24、48小时预报准确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开展了沙尘暴、雪灾等重大灾害性天气中短期预报,突发气象灾害的临近和短时预报正在形成业务能力。气候业务建设快速发展,国家气候中心已成为世界气象组织14个能发布季、年短期气候预测产品的机构之一,能够提供区域和全球月、季、年时间尺度的气候系统监测、诊断、预测和影响评估等服务产品。建立了国家级高性能计算机中心和气象资料存储检索系统、气候开放实验室和大气化学实验室。气候变化的研究和开发工作迈出重要步伐。农业和生态气象业务有了较大发展。

  3.建立了比较现代化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气象综合观测能力显著增强。

  图三

  图四

  60年间,气象探测手段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图三为2008年,气象工作者为奥运火炬登顶珠峰进行探空观测;图四为上世纪五十年代,气象工作者进行雨量观测。

  观测工作是整个气象业务的基础。经过60年来气象部门不懈努力,基本建成了地基、空基和天基相结合、门类比较齐全、布局基本合理的综合观测系统。地面观测网已相继建成143个基准气候站、685个国家基本站、1588个一般站、4个大气本底观象台(站),68个农业气象试验站、631个农业气象观测站,3个有人极地考察站和5个南极冰盖自动气象站。2400多个有人值守的各类气象台站基本完成自动化改造。各省(区、市)还建成了近26000多个中小尺度加密自动气象(雨量)站。增加了沙尘暴、生态、大气成分观测等一批新的观测项目,明显提升了对中小尺度天气和气象灾害的监测能力。我国高空气象探测站网已经形成,全国120个探空站中布设了91部L波段雷达—电子探空仪探空系统,高空探测的精度和自动化程度明显提高。布设了风廓线仪雷达业务网,改变了我国高空探测手段单一的局面。开展了气候系统探空业务试验,启动了臭氧探空业务系统建设,GCOS高空气象探测业务正在推进。全国已建成由400座测风塔组成的风能资源观测网。从1988年到现在,我国已成功发射了5颗极轨气象卫星和5颗静止气象卫星并投入业务运行,气象卫星探测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到2008年底,全国已有146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投入业务运行,基本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全国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监测网。气象探测领域进一步扩展,大气本底、大气成分、土壤水分实时监测网、雷电监测网等气象观测迅速发展。

  4.建立了功能较强的气象信息网络,技术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通信和技术保障是气象业务的神经和血脉。目前,已建立了连接全国2300多个县(市)气象台站的卫星通信和地面公共通信相结合的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实现了气象通信业务网络化和计算机化。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成为世界气象组织全球气象电信系统的区域通信枢纽。20世纪 80年代气象部门率先广泛应用微机技术和引进国外计算机,使气象通信处理、气候资料处理以及气象卫星资料处理实现了自动化。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气象部门的计算能力基本每5年增长1个数量级。2005年底,21万亿次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投入业务应用,其计算能力比1978年提高了近2300万倍,比“九五”期间提高了近200倍,使气象信息综合应用能力显著提高,推动气象现代化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气象资料的整编、应用处理自动化,率先实现气象数据共享。初步建立了与综合观测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相配套的技术保障系统,为气象事业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