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涕虫的学名叫什么?

如题所述

鼻涕虫的学名是蛞蝓 [kuò yú](学名 Agriolimax agrestis Linnaeus)为腹足纲,柄眼目,蛞蝓科动物的统称。又称水蜒蚰、鼻涕虫,中国南方某些地区称蜒蚰(不是蚰蜒),俗称鼻涕虫,是一种软体动物,与部分蜗牛组成有肺目。雌雄同体,外表看起来像没壳的蜗牛,体表湿润有黏液,民间流传在其身上撒盐使其脱水而死的捕杀方法。

生活习性:

    蛞蝓以成虫体或幼体在作物根部湿土下越冬。5-7月在田间大量活动为害,入夏气温升高,活动减弱,秋季气候凉爽后,又活动为害。

    野蛞蝓怕光,强光下2-3小时即死亡,因此均夜间活动,从傍晚开始出动,晚上10-11时达高峰,清晨之前又陆续潜入土中或隐蔽处。

    耐饥力强,在食物缺乏或不良条件下能不吃不动。阴暗潮湿的环境易于大发生,当气温11.5-18.5℃,土壤含水量为20-30%时,对其生长发育最为有利。

    蛞蝓取食广泛,主要吃婆芋、面包树、雀榕、血 桐、蟛蜞菊、双花蟛蜞菊、蔬菜、蘑菇球根、蘑菇等植物、真菌及其果实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3-05
学名:蜒蚰(yányóu),俗称鼻涕虫,又名陵蠡、土蜗、托胎虫、鼻涕虫、蜒蚰螺。 腹足纲,柄眼目,蛞蝓科, 雌雄同体。成虫体伸直时体长30—60mm,体宽4—6mm;内壳长4mm,宽2.3mm 外形:长梭型,柔软、光滑而无外壳,体表暗黑色、暗灰色、黄白色或灰红色 习性:春秋季活跃,喜欢阴暗潮湿,夜间活动 。头部前端有触角2对,后方的一对较长,其顶端各有眼1个。触角能自由伸缩,如遇刺激,则立即缩入;其右侧附近有生殖孔的开口。头端腹侧有口。体前方的右侧,有一呼吸孔。跖面有粘液腺,分泌粘液,匍行经过处,常留有白色粘液的痕迹。感觉灵敏,触之立即蜷缩。记得采纳 谢谢!
第2个回答  2014-03-05
蛞蝓,学名 Agriolimax agrestis Linnaeus,腹足纲,柄眼目,蛞蝓科。又称水蜒蚰,南方某些地区称蜒蚰,俗称鼻涕虫,是一种软体动物。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03-05
蛞蝓
第4个回答  2014-03-05
好哭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