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常用的关键词有哪些?

如题所述

一、从课题中抓关键词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知道一篇文章要写的内容。文章题目本身就是对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其中的关键词常为传达主要信息的词。碰到这样的文章,可以从题目入手,引导学生从题目寻找文章的切入点,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学生进一步阅读做好准备。如教学《给于是快乐的》一文,我在解读文本时认为文章题目就是文章表达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体会给于是快乐的,在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理解全文,从而领悟“给予是快乐的”的内涵,懂得要从小树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人生态度,培养高尚情操。

二、从中心句中找关键词

一篇文章或一段话中有时会有一句中心句,在文章中我们把它称为总段或中心段,在段落中把它称为总起句。中心段是对这篇文章的概括,中心句是对这段话的概括,我们能从中找出一个对这段话或这篇文章高度概括的词语,这种关键词一般都为这句话的主语,或句子中其他的名词部分如宾语或表语。如《颐和园》一文中“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这就是文章中心句,教学时让学生充分阅读后,引导学生用文中一句话介绍颐和园,学生就会抓住这一关键句,再引的学生住关键句中关键词“美丽”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

三、从课后问题抓关键词

编者在教材的课后练习中设计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有些直奔课文难点,有些引出题目写法, 还有一些直接指向课文中心。回答这些问题,要求学生抓住课文的中心段落,然后再抓住中心段落里的关键词来理解,从而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如《珍珠鸟》一课,课后第四题“默读课文,说说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这个问题既是课文的重点,又是课文的难点。

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找到第几节写了珍珠鸟逐步信赖我的,也就是先找到重点段,接着让学生找到关键词。刚开始学生找不到,我引导他们在第四节中找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在第五节中找表示珍珠鸟动作的词语,在第六节中想象珍珠鸟会做什么。通过这样引导,学生抓住了重点段的关键词,达到了理解课文中心的目的: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四、从过渡句中提取关键词

所谓过渡,是文章中用一定词句和段落,提示前后意思之间的联系,使它们有机连系起来,自然而然地由上文转入下文。过渡句就是联接上下文,由一个问题过渡到另一个问题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往往出现在段落末尾或段落开头,有时也独立成一段。内容上这个句子和上下两段都有联系,所以能从这个句子中找出概括上下两个段落的关键词。如《莫高窟》一课第三节中有一句话:“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这句话中的“精妙绝伦”、“宏伟瑰丽”是对第三节彩塑和第四节壁画的精准描述,找到这两个关键词,理解了它们的意思,然后再从第二、三两节中找出能体现“精妙绝伦”和“宏伟瑰丽”的词句,引导学生通过看图、播放多媒体课件来理解关键词句,从而理解课文重点、突破难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