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孩子,体验是最好的教导》这篇文章应该怎么理解?

如题所述

这篇文章分四部分理解:

第一,了解是体验的开始。在静处观察孩子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可能是哪种性格,是教育开始的基础。

第二,材料是体验的课本。就地取材的材料可能是最好的。比如,手工做一个纸手枪、纸面包,可能要胜于买的智能玩具。好像有个专家说过“对儿童而言,除了积木和拼图,其他玩具都是多余的”也是这个道理。

第三,体验是最好的教导。与孩子一同玩积木、做游戏,要胜于让孩子自己玩。孩子的妈妈经常陪孩子画画,虽然孩子是胡乱画,但孩子的妈妈很有耐心。

研究人员通过观察发现,相较于父亲的去世,母亲的去世对于孩子教育水平的影响更大,孩子所受到的打击也会更重。这是因为,父亲常年在外工作,陪伴孩子的时间很少,相较之下,母亲陪伴孩子的时间更长。

不仅如此,对于那些失去配偶没有再婚的父母,他们往往要花费双倍的时间与精力陪伴孩子的成长,才能降低孩子在学业上的负面影响。

第四,适宜是体验的底线。尊重孩子成长规律、学会等待、信任孩子,自己的孩子才是最好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22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家庭教育的核心。 “今天的孩子,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起决定作用的是他的童年如何度过,童年时期有谁携手带路,周围的世界哪些东西进入了他的头脑和心灵”。

《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主要讲述了,再多的物质与金钱,都无法代替父母的陪伴。别再用工作忙当借口,别再用金钱物质搪塞!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错过就没有机会重来;孩子要的其实不多,最需要的是父母爱的陪伴。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孩子因感觉到家庭冷漠而产生一些社会问题,主要原因是缺乏家庭关爱所引发的,很多父母愿意花钱请佣人,补英文,上最好的才艺班,托管班,却不肯挤出一点时间陪孩子,以为给孩子的是最好的,却失去了孩子的心。

华德福教育认为,成人只是给孩子提供生活的环境,而不是孩子生活的主导,这样的陪伴中,成人做的是自己喜欢的事倩,状态非常放松、喜悦,孩子吸收了这种状态也会非常放松喜悦,同时,成人专心做自己的事倩,本身就是一种示范, 光是这两点,就已经为孩子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环境了。

第2个回答  2019-10-28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错过就没有机会重来;孩子要的其实不多,最需要的是父母爱的陪伴。

孩子表面上好像没有注意到妈妈在做什么,但他却能准确的感知这种陪伴。正如荷兰教育家伯纳德李维胡德在《孩子成长历程一一三个七年成就孩子的一生》一书中所说:“孩子对他周围环境的感知越是无意识,这种感知渗透进灵魂的就越多。”

很多孩子都会记得小时候父母干活时自己在旁边玩耍的场景,因为那时候的父母不匆忙,他们总是慢悠悠的,满怀欢喜的干着自己的工作,这种温馨, 这种享受的状态,多年后仍能刻印在子女的脑海中,历久弥新。

华德福教育认为,成人只是给孩子提供生活的环境,而不是孩子生活的主导,这样的陪伴中,成人做的是自己喜欢的事倩,状态非常放松、喜悦,孩子吸收了这种状态也会非常放松喜悦,同时,成人专心做自己的事倩,本身就是一种示范, 光是这两点,就已经为孩子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环境了。

第3个回答  2019-10-28

有幸拜读了原作《陪伴孩子,体验是最好的教导》文章应该怎么理解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看:1、启蒙阶段。2、交朋友。3、陪伴成长。

前些日子,有幸聆听了赵正红老师的讲座,在讲座中开始就讲道,一日三餐是陪伴,晚上阅读也是陪伴,绿茵草地上踢足球也是陪伴。陪伴孩子是我们的生活,也是我们的责任。

首先第一,成为孩子人生启蒙之师。每个孩子对世界的认识,都是从原生家庭的父母这里获得的,也就是说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了解孩子兴趣、爱好、发展规律是什么。

其次,要和孩子做好朋友,很多话,是不好意思和作为父母的我们说的,但是作为一个朋友就不一样了。

最后,就是要陪伴孩子成长,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要有我们的参与,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希望每个家长都能学到,教育子女的最佳方案。

第4个回答  2019-10-28
第一,了解是体验的开始。在静处观察孩子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可能是哪种性格,是教育开始的基础。第二,材料是体验的课本。就地取材的材料可能是最好的。比如,手工做一个纸手枪、纸面包,可能要胜于买的智能玩具。好像有个专家说过“对儿童而言,除了积木和拼图,其他玩具都是多余的”也是这个道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