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为什么喜欢在房前屋后种菜,一般不上街买菜?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2-16
农村人喜欢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甚至老房子院子里种菜,最主要的原因是,农村人有土地资源、勤劳的习惯和奉献的精神,这几条缺一不可。比如说也有很多城市人想在房前屋后种菜,他们没有这个土地条件,没法种菜自给自足;再者和勤劳的习惯环境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周边很多人都种菜自给自足,自己有土地,就会受到影响而种菜,从而养成的一种习惯。另外,很多种菜的都是村里的老人,为了家庭,尽心尽力的奉献着一切!


村里只有最懒的二流子,才不会种菜,今天去这家,明天去那家菜园里搞点菜吃,也不会去镇上购买蔬菜。不过大家种的菜也多,谁去采摘说一下,一次两次也没啥,但是,总不能天天去别人家菜园里摘菜吃吧?因此,村里几乎家家都种菜,但凡事能活动的成年人,抽空都会在房前屋后开辟出一片菜地,什么季节种植什么蔬菜,自给自足。


比如我老家那里,冬季不太冷,可以种植乌塌菜、韭菜、菠菜、蒜苗、香菜、大葱、洋葱等蔬菜;春秋季节可以种植黄瓜、番茄、辣椒、茼蒿、菜豆、西葫芦、扁豆角、茄子、大白菜、小白菜、荆芥、萝卜、甘蓝、莴笋、丝瓜、土豆等蔬菜;夏天可以种植冬瓜、南瓜、豇豆、刀豆、苋菜、空心菜、旱黄瓜、菜瓜、苦瓜等等蔬菜。可以说只要有地方种,施用一些农家肥和少量化肥,浇水方便,稍加管理,一年四季都有各种蔬菜吃。村里人,都是根据家人的喜好,选择性种植一些蔬菜。村里人常说,只要勤快,种几分地菜园,自给自足完全没有问题。因此,农村集市上,肉类和肉制品售卖的最好,蔬菜和蛋类,只有春节的时候,还能卖的动,平常没有村里人去镇上购买蔬菜。


而城里很多人,即便是很勤快,想种菜,只能在阳台上种几盆蔬菜,更多的是体验一种劳作丰收的喜悦,远远达不到家庭自给自足的条件,不买菜没得吃。而农村人,特别是农村老人,一辈子辛劳习惯了,干不动农业生产的时候,在房前屋后种菜便利的自给自足,发挥生命的光辉,给孩子们减轻经济负担同时,锻炼身体,体现自己对家庭的价值。真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