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活着》明明描写了很多死亡,为何要取名活着?

如题所述

在余华的《活着》当中,主人公经历了很多次亲人的死亡,最后就只剩下自己和一头老黄牛了。而余华之所以会给这本描写了很多次死亡的书取名为《活着》就是因为这本书讲的是:福贵在经历了这么多的杯具之后,在见证了这么多的死亡之后,依旧坚强的活着。

我相信,每一个读了《活着》这本书的人都能够从中感受到浓浓的悲情,尤其是对其中的主人公富贵,从一开始的衣食无忧的小地主,最后到和黄牛相伴的小老头。可是就是这样一本描写杯具的小说却叫做《活着》,可能这正是如同余华所说的那样:活着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不是为了活着以外的事物活着。人要有希望才不至于绝望。

年轻之时的福贵是地主的儿子,整天就是去赌城霍霍,最后败光了家产,连自己的老父亲也被活活气死。可是等他看明白了之后,有回心转意的想法之后却被抓去当了壮丁,最后九死一生的回到了家中。可是此时自己的母亲去世了,虽然妻子还留在家中,也有一儿一女,但是女儿却变成了一个哑巴。

而生活的接连打击从这时才刚开始,先是妻子生病从此只能卧病在床,之后医院为了救县长夫人,活生生的将福贵的儿子抽血过多死在了手术台上。后来福贵的女儿好不容易嫁给了一个忠厚的二喜,但是女儿难产死在了手术台上,二喜也比水泥板压死,最后还有一个外孙也被豆子撑死了,至此就只剩下福贵和一头老黄牛相依为命。

可以说福贵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所有亲人相继离去,可以说没有人能够忍受福贵所经历的这种悲伤。也正是因为这些人的离世来表达小说的标题《活着》,让福贵的活着来使亲人等到死亡更加深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06
活着是具有重大的意义的,余华想要展示的是活着的意义,活着是目的,也预示着希望,这样的人生才不至于绝望。
第2个回答  2020-05-06
余华的活着这一部作品,明明描述了很多的死亡,但是取了这个名字也是有深意的,只有接触了死亡以后,才能够想着一直的努力活着。
第3个回答  2020-05-06
形成强烈的对比,第一眼是活着,但是看完整本书后发现很多都是死亡,让我心理成为强烈对比,激发读者的兴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