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市发改委事业编前途和待遇如何

如题所述

前途和福利都很好。

事业单位工资主要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改革性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基础性绩效工资组成,补贴和津贴每个人都是相同的,其他根据学历、工龄、工作岗位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不过事业单位的晋升难度要比公务员岗位的难。不过,这也要区分晋升的性质。如果的晋升的是副科级以上干部,管理岗位要比专业技术岗位的容易,如果像专业技术岗位的职称晋升,就要比管理岗位的级别晋升容易的多。

岗位控制比例标准

1、主要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

2、主要承担社会事务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管理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一半以上。

3、主要承担技能操作维护、服务保障等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工勤技能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一半以上。

4、事业单位主体岗位之外的其他两类岗位,应该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事业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06
先说待遇,这个待遇不管是公务员还是事业编,与就职单位关系不大,只要在同一个县或同一个市,待遇由同级人事部门统管,待遇的区别主要是因为工龄、级别、职务、职称等因素,不会因为单位的不同导致待遇不同的。比如,你和另一个人通过同一次考试考入了政府部门,你在发改委,他在科技局,这时你们俩的待遇是相同的,如果五年后你提拔了,他原地不动,那么你的工资肯定要比他高了,因为你的级别和职务都比他要高,你比他要多拿一部分级别工资和职务工资。现在除了工资又没有其他福利待遇,所以只要个人条件差不多,不管在哪个部门,待遇都是差不多的。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公安,有一部分警衔补贴,这个是其他单位所没有的。
再说前途,这个怎么说呢?发改是经济综合部门,不像其他主管部门,比如交通,他只管交通,不管其他的;规划,就只管规划,也不管其他的,但发改不行,既然是综合部门,就要对所有行业中涉及经济发展的工作都要有一定了解,可以不精通,但必须要了解且有一定深度,要不然怎么综合?而且综合以后还要与政策相挂钩?正是这个特殊定位决定了发改是党委、政府在经济发展工作中的重要参谋助手,日常工作中经常与各级领导打交道,有较多的机会展现个人能力,在个人的发展上比较有利。但是,这个机会也是双刃剑,确实有能力领导能看见,能力平庸领导也能看见,想糊弄是糊弄不过去的。特别是发改始终站在改革发展的最前沿,几乎天天遇到新情况、新政策、新要求,需要学习研究的东西太多太多,政策研究啦、项目管理啦、融资方式啦、投资方向啦等等等等,如果不注意学习研究的话,不是干好干不好的问题,而是能干不能干的问题。而且县级发改是全国发改系统的最基层,不像交通、水利、城建等部门,在乡镇上还设有站所,县级发改在乡镇是没有对应部门的,有些工作只能依靠乡镇党委政府。所以,发改工作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业务量大,加班加点是常态;二是天天面对新情况,不学习研究没法干;三是工作时间没有规律,不像其他部门按部就班,既然是给党委、政府当参谋,遇到事情就叫你,正点下班或休假基本不要想;四是必须学会摆正心态,因为是综合部门,需要经常调度其他部门工作情况,但发改与其他部门又同级,别人配合还好说,不配合你真不好办,最终结果少这一部分内容又不行,少了领导批的是你,不解释自己憋屈,解释了等于告其他部门状,其他部门埋怨的是你,两头受气。
所以说,发改不好干,要想干好,必须要下真功夫,而且要学会舍得。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7-16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