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吃什么?

如题所述

江南有在初秋吃西瓜的习俗。立秋吃水果被称为“咬秋”。以前杭州流行秋桃。当大人和小孩在初秋吃秋桃时,每人一个,吃完后保留果核。等到除夕,把桃核扔到炉子里,烧成灰。人们认为这将拯救一年的瘟疫。
在北京、河北,民间流行“贴秋膘”,吃好吃的,当然首选肉,“以肉贴膘”。这一天,普通人家吃炖肉,讲究的吃白切肉、红烧肉,还有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0-28
 1、吃茄子
  立秋吃茄子的民俗出自明朝的一个传说。传说明朝大将徐达打下元大都北平府之后,大将常遇春手下有个兵,偷了农民的一个香瓜。常遇春治兵非常严格,要把偷瓜的那个兵处以死刑。这时,农民出来了,说元大都有习俗,立秋拾瓜不算偷。常玉春听到这话,就赦免了那个兵。没料到,一说立秋拾瓜者无罪,其他士兵都开始抢瓜。为了犒劳士兵,常遇春找到了贴秋膘的替代品——蔬菜之中唯一有肉感和肉味的茄子。于是,立秋吃茄子的民俗也就流传了下来。
  2、南京“啃秋”
  本周日就将迎来立秋节气,立秋是夏至后第三个节点。在老南京立秋节气上,有着“啃秋”的习俗,还有一些非常有趣的说法,比如“秋后十八盆”,表示立秋后还有长时间的炎热;另外,关于立秋还有公秋和母秋之分,更有“公秋凉爽母秋热”的说法。
  3、北京“贴秋膘”吃肉
  每年立秋,按照老北京的习俗要吃肉食,即“贴秋膘”。京城一些老字号肉食柜台前,选购肉食制品的顾客就会排起了长队。一旦立秋,虽仍然很热,而人们的身上再无湿粘不适之感,毕竟凉爽的秋天快要到了。于是就开始萌发了要做点好吃的想法,以补偿入夏以来的亏空,吃什么呢?最解馋的是炖肉!用吃炖肉的办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补回来,所以叫“贴秋膘”。
第2个回答  2020-08-22

立秋是很重要的一个节气,在这一天,为了欢迎秋天的到来,向来”民以食为天的“自然不会忘记用吃来纪念这个重要的节气,不过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风俗习惯不一,所以在立秋这天,纪念这个节气的吃食也各有差异。

按照老北京的习俗,在每年的立秋肯定是要吃肉食的,这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老北京人所说的”贴秋膘“。民间有句老话,叫做“夏天过后无病三分虚”,因为在漫长而且炎热的夏季里,人们常常因为天气过于炎热食欲不振,所以夏季过后,人们总会感觉体虚无力。而秋天到了,就是人们进补的好时机,为了纪念秋天到来,在秋天立秋这一天,即使再普通的老百姓家也会想办法炖一锅肉,想办法把夏天丢掉的膘给赶快补回来,所以也就有了”贴秋膘的习俗“。

可能是由于地域不同,天气状况的差异,所以南北方在立秋这天的饮食习俗大不相同,北方各地多以吃肉时进补来纪念立秋,而南方多以吃瓜果来纪念这个节气。

比如在南京一带,很早就已经有了”吃西瓜啃秋“的习俗。据说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在很久以前,在南京一带,曾经有很多人因为在夏天不爱洗澡长出了癞痢疮,但是无论当地的百姓怎么烧香拜佛,求医问诊却始终都治不好,后来,有一位大富豪家的女儿不知道从哪位老神仙那里得来一个偏方,说是吃西瓜就可以治好身上长出的癞痢疮,结果大家吃了西瓜以后确实将癞痢疮给治好了,而这一天正是立秋,所以这个习俗也就延续了下来。

当然,还有一些地方在立秋这一天会喝”立秋水“,比如在四川的东西部,全家老小都会在立秋这一天喝一杯”立秋水“,祈求秋来全家身体健康,还有一些地方流行喝“绿豆粥”,比如在宁波一带。总而言之,人们纪念立秋的饮食习俗也是千花百样,没有统一的规定。

第3个回答  2020-09-19

立秋养生,饮食是很重要的,如果饮食不当,身体就会受到很大的损伤。中医认为立秋的养生要诀是,护阳养心防暑湿。具体来说要注意摄入适当的补养之物,同时可多进搭配适当的汤水和粥品,这不但能清凉解暑、生津止渴,还能补养身体。

所以立秋不妨多吃黄瓜、茄子、南瓜、西瓜、南瓜花、银耳、梨子、蜂蜜等等。   

1、立秋吃黄瓜

夏天天气炎热,能量消耗较大,人们普遍食欲不振,造成体内热量供给不足。到了秋天,天气转凉,人们的味觉增强,食欲大振,饮食会不知不觉地过量,使热量的摄入大大增加。

再加上气候宜人,使人睡眠充足,汗液减少。在秋季,人们稍不小心,体重就会增加,这对于本身就肥胖的人来说更是一种威胁,所以,肥胖者秋季更应注意减肥。“减秋膘”吃黄瓜是不错的选择。

2、立秋吃茄子

民谚有: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立秋正是吃茄子的好时候。在这个季节吃些茄子能降“火气”,除秋燥。而秋天刚收成的茄子被称为“秋茄”,带有独特的清香,口感细嫩,因此风味比普通茄子更胜一筹。

中医认为,茄子性凉、味甘,有清热止血、消肿止痛、祛风通络、宽肠利气等功能。除了含有丰富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外,还有一点与其他蔬菜不同,就是富含大量维生素P。

维生素P是黄酮类化合物,有助保持心血管保持正常功能。因此,茄子对动脉硬化症、高血压、冠心病和坏血病患者都非常有益。此外,国外研究结果表明茄子还是蔬菜中的“抗癌强手”,其含有的龙葵碱成分能抑制消化系统肿瘤增殖,对防治胃癌有一定效果。

3、立秋吃南瓜

立秋人们要吃南瓜,此食物被认为是“抢秋膘”的首选食物。这是由于入秋以后,气候干燥,皮肤黏膜水分加速蒸发,身体容易出现燥热情形。而南瓜具有润燥的功效,同时能给人以饱腹感,认为吃了南瓜能够储备过冬的能量。

当然南瓜的功效远远超过这些了,中医认为,南瓜性温味甘,入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消炎止痛、解毒杀虫的功能,常食南瓜还可防癌,是糖尿病患者的首选食物。

4、立秋吃西瓜

西瓜是从西北传入中原,所以叫西瓜,有诗赞:下咽顿除焰火气,入齿便作冰雪声。西北立秋前后西瓜刚进入采摘期,所以立秋吃西瓜本身就是一种尝鲜。此风俗约在清代影响南方,立秋江浙沪等地的西瓜已进入末市,人们对立秋吃西瓜的缘由做出了种种解释。

有人讲立秋西瓜可消除暑日积结的淤气,有的人讲可以为过冬积聚“阳威”,而实际上只是北方风俗的影响而已。但有一点应予承认,那就是立秋以后,天气逐渐凉爽,西瓜上市量日趋减少,立秋日人们再吃一吃西瓜,有依依惜别之意。

提醒,西瓜是夏季的解暑佳品,立秋之后,天气开始转凉,即使白天依旧很热,但是早晚温差开始增大。西瓜也不能像夏天那样“肆无忌惮”的吃了。西瓜湿重,会使人大受寒凉,秋后抵抗力下降易生病。

5、立秋吃南瓜花

南瓜花亦蔬亦药,含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植物纤维和铁钙等矿物质以及胡萝卜素和氨基酸,还有清利湿热的功效,能治疗很多炎症。

不仅能够养颜润肤、强身保健,还能辅助改善睡眠质量和帮助孩子增长智力。做法也有很多,最常见的有清炒南瓜花、南瓜花饼和南瓜花汤,营养丰富而且味道清新,夏天不妨多吃一点。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立秋吃什么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立秋

第4个回答  2020-09-19

立秋在传统饮食习俗上,吃哪些美食最合适?

立秋在传统饮食习俗上,吃哪些美食最合适,吃茄子,立秋吃茄子的民俗出自明朝的一个传说;每年立秋,按照老北京的习俗要吃肉食,即“贴秋膘”。京城一些老字号肉食柜台前,选购肉食制品的顾客就会排起了长队。山东莱西地区则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种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

目前来说,在很多地方,立秋节应该都有贴秋膘这个习俗吧。我们这边立秋节贴秋膘就一定要吃一盘热腾腾的饺子或者一碗热腾腾的挂面,寓意着立秋贴秋膘,冬天才不会畏惧严寒。不过每个地方的习俗也不是一样的,有些地区庆祝立秋节则是在家煮红糖糯米饭吃了。

对于来说饺子,立秋当然要“抢秋膘”包饺子。饺子是一种非常受人欢迎的食物,立秋吃饺子叫做“抢秋膘”,你抢我一个饺子,我抢你一个饺子,人们认为这样可以使自己的身体健壮了。龙眼,立秋节气是台湾龙眼的盛产期,人们觉得吃了龙眼,自己的子孙会做大官,而且龙眼又称为“福圆”,寓意比较好,所以人们就有立秋吃龙眼的习俗。

一旦到立秋的时候,虽仍然很热了,但人们的身上再无湿粘不适之感,毕竟凉爽的秋天快要到了。于是就开始萌发了要做点好吃的想法,以补偿入夏以来的亏空,吃什么呢?最解馋的是炖肉!用吃炖肉的办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补回来,所以叫“贴秋膘”了。

总结:立秋在传统饮食习俗上,吃哪些美食最合适,吃茄子,立秋吃茄子的民俗出自明朝的一个传说;每年立秋,按照老北京的习俗要吃肉食,即“贴秋膘”。京城一些老字号肉食柜台前,选购肉食制品的顾客就会排起了长队。山东莱西地区则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种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了,的确不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