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冕”的读音是什么?

如题所述

冕拼音:miǎn

部首:冂   

笔画:11   

解释:中国古代帝王及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员们戴的礼帽,后专指帝王的皇冠。

冕是形声字。从冒声,从免,免亦声。“免”意为“拖拉”。“冒”与“免”联合起来表示“拉住帽子(以防被风吹走)”。本义:用带子系于下巴的古代礼帽。

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在举行祭祀等大典时所戴的大礼冠。外黑色,里朱红色。冕顶有长方板,前圆后方,盖谓天圆地方,称为延(綖),后高前低,略向前倾。延之前端缀有数串小圆玉,谓之旒。

冕加在发髻上,并横插一玉笄(簪),以别住冕。笄的两端绕颔下系朱红丝带,谓之纮(紘),其下垂缨;又各用一条名叫紞的丝绳挂下一个黄色绵丸,谓之黈纩,或饰玉,谓之瑱。

因两瑱正当左右两耳,故又名充耳、塞耳。天子的冕十二旒(一说前后各有十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历代之制大略相同。

南北朝以后,只有帝王可以戴冕,因用以专称皇帝的礼冠。

扩展资料:

组词:加冕、冠冕、卫冕、冕旒、日冕、鸾冕、珪冕、裘冕、絺冕、绋冕

1、加冕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jiā miǎn,指把皇冠加在君主头上,是君主即位时所举行的仪式。真正的“加冕”意味着对可信度、责任和权力这三个重要概念作出指导。确认其权威的合法。

2、冠冕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guān miǎn,指冠帽的总称;堂皇大方;仕宦,又指高官高位。

出处:鲁迅《书信集·致姚克》:“譬如‘ 伟人 ’‘教授’‘学者’‘名人’‘作家’这些称呼,当初何尝不冠冕,现在却听去好象讽刺了。”

3、日冕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其内部分别为色球层和光球层),厚度达到几百万公里以上。色球层之外为日冕层,它温度极高,日冕温度有100万摄氏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3

冕字的读音是:miǎn。

冕字的部首为冂,总笔画十一画。冕是形声字。从冒声,从免,免亦声。免意为拖拉。冒与免联合起来表示拉住帽子以防被风吹走。本义是用带子系于下巴的古代礼帽。

冕是古代中国冠饰之一,为天子、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宋朝以后,专指皇帝的礼帽。也喻指体育、文艺等竞赛中第一名的荣誉地位,如卫冕。也用来比喻像冕的事物,如日冕。

扩展资料 

相关词汇

一、加冕

1、拼音:jiā miǎn

2、释义:指把皇冠加在君主头上,是君主即位时所举行的仪式。

3、引证解释:唐·房玄龄《晋书·礼志下》:太尉加帻,太保加冕。(翻译:掌军事的太尉封官,辅导太子的太保举行升官仪式。)

二、冠冕

1、拼音:guān miǎn

2、释义: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 冠冕堂皇,体面。

3、引证解释:

(1) 鲁迅《书信集·致姚克》:譬如伟人、教授、学者、名人、作家这些称呼,当初何尝不冠冕,现在却听去好象讽刺了。

(2)徐迟《入峡记》:长江的治理和综合开发已经在筹划着了。它毫无疑问的,将是我国建设事业中最伟大的一个建设,一个冠冕。

三、卫冕

1、拼音:wèi miǎn

2、释义: 卫,保卫,冕,皇冠。卫冕指上一届获得冠军,这一届继续争夺冠军,保住冠军地位。

3、举例:1938年法国世界杯,意大利成功卫冕,成为第一支世界杯卫冕成功的国家足球队。

四、蝉冕

1、拼音:chán miǎn

2、释义:汉代侍从官所戴的冠。

3、引证解释:晋·潘岳《秋兴赋》:珥蝉冕而袭纨绮之士,此焉游处。(翻译:帽子上插着貂尾蝉文、身上穿着件件细绢绮罗的卿士,在这里嬉游居住。)

五、冕下

1、拼音:miǎn xià

2、释义:对顶级神职人员的尊称,某某冕下。

3、出处:出自日本动漫《从今天开始做魔王》中的村田健(大贤者),在中国网络文学中魔幻描写中常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7

“冕”读 miǎn:中国古代汉族男子冠饰、礼帽,君王的皇冠;形声,从冃( mào),免声,指的是古代蛮夷及小儿的头衣。

部首:冂

总笔画:11

    相关组词:

    卫冕:体育竞赛中指蝉联冠军,保住上届取得的冠军地位。

    冠冕:比喻受人拥戴或出人头地。

    轩冕:古代官职卿大夫的车服。

    冕旒:古时候君王的礼冠和礼冠前后的玉串。

    加冕: 把皇冠加在君主头上,是君主即位时所举行的仪式。

    同音字:

    缅:遥远;地名。

    喕:不说话的样子。

    渑:地名,在中国的河南。

    葂:常用语古人的名字中。

    莬:草木,通常指新长的草。

    本体字:“免”

    “免”是“冕”的本字,甲骨文像人头上戴着有角饰的帽子,当“免”的“帽子”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冃”(帽)另造“冕”代替。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