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语文一直作为主要学科,却总是不被学生和家长重视?

如题所述

此疑问是来自一位培训机构老师的困惑:

作为一个培训机构的语文老师,屡次遇到家长以学生其他培训太多为由取消语文课的情况。除了担忧自己和课酬挂钩的收入是否够温饱以外,我更心寒地是家长对语文普遍的不重视:不管孩子语文成绩原本是好是坏,既然其他培训不可缺,那就牺牲语文吧!

我要怎么做,才能让学生明白,语文可以是舌战群儒的慷慨激辩,可以是托物言志的诗意表达,可以是情真意切的内心独白,可以是重于千钧的历史传承??

看看学生怎么回答:

即使在高考中,大部分学生的语文成绩都集中在100到120之间。

作业认真,似乎提高不大。上课听讲,重点不清。

根本原因是教与考的脱节。

所教不一定考。

换其他科目,上课一不留神,以后就很难听懂了。而语文似乎除了文言文,听了和没听差别不大。

语文背后的阅读习惯、审美情趣、高尚情操也不是几节语文课能培养的。

最多是一种启发,一种引领。

而高三繁重、重复的复习任务又将点点火苗湮灭。

也不是大多数人不重视,其实重视的人越来越多。

因为理性认识教育的人必将越来越多。

再看看其他语文教师怎么回答:

我女儿现在读小学。

刚上学,就带着她读课文。大声的读,一遍一遍有感情的读,她读我也读。

她上学才开始握笔,刚开始拿笔都不顺,但是一直要求她把字写好,为此还特地上书法班,就为了写好字。

二年级开始要写作文,当然不会写。每篇作文,写之前都和我讨论,写什么?开头写哪些,中间又怎么写,结尾呢?说完了有个底再动笔,有时候写着写着,又问我,接下来写什么?这样弄了整一年。

我们俩在一起时,我常常说个故事,问我哪里看的,告诉她《史记》里的,或者《战国策》里的等等。说的最多的是我大学背的一篇课文,后来说多了,干脆直接背文言文,她竟然也听懂了“长铗归来乎,食无鱼”,跟我一起背。慢慢的,就带她看文言文。

古诗也是平时无事,连说带背。

到五年级,语文开始上有难度的阅读理解。什么题型怎么思考,尽量讲清楚。她虽然讨厌做阅读理解,但是也听话,不去抄答案,吭哧吭哧自己做。因为她相信我说的,所有题型都做到,阅读理解其实简单。

至于课外书,我家里真的很多,反正她要看我就买。每天固定不动有看书时间。

你看,我女儿读书到五年级,最花时间的就是语文。数学,英语两门功课加起来花的时间,都没有语文一门功课花的多。

为什么花这么多功夫学语文?我告诉她,只有小时候把语文的基础打扎实了。高三复习的时候,完全可以把语文丢开,就靠上课就够了。课余可以把时间放其他功课上。

语文,是长时期的积累。语感,写作,写字,哪一项都不是一年两年就可以突破的。

为什么说高中老师和家长不重视语文?语文好的同学,他们高中不过是在已有的底子上有所优化而已。语文不好的同学,高中之前的时间,你给语文多少时间了?相对轻松的小学初中,不愿意花时间,到高中课业紧张,能付出多少时间给语文?没有时间去积累,语文想突破那是做梦。

老师能教的,只是个比较好的分数。真的想拿语文高分,还是要靠自己。就好像背几篇高考作文,可能会拿比较好的分。但是70分满分,想拿65分以上,靠背作文是背不出的。

所以,我觉得不是老师和家长不重视语文。而是重视语文的时间不在高中三年。

其实最简单的就是,大部分这些语文老师也不知道怎么才能最快的提分。

连你们都不清楚考点在哪,为什么这么考。

大部分学生对于语文的不重视也就可想而知了。

像数学英语,错了,你能知道为什么错,错在哪,应该去哪里补。

至于语文,你和我说一下,你脑子里有没有语文的框架,我阅读错了应该去哪里补?有没有公式?语文阅读有没有套路?语文分值分布是多少,花多少的时间?应该怎么分配精力?

讲的不好听,你和我说这题阅读的对错,对于我下一题是否有帮助?

如果大部分老师都学不清楚,我想语文这门课重视度依旧还是那样。

因为把语文当玄学,那么学生也把语文当做赌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