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会引起那些并发症?

如题所述

糖尿病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无止境的吃药、打针、测血糖,更像是一个潘多拉魔盒,与它有关的并发症高达100余种!

单独聊聊,会让糖尿病病人失明的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俗称“糖尿病眼病”

在糖尿病患者中,约有1/3的患者伴发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且糖尿病的病程越长,血糖、血压、血脂控制越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就越高,致盲率越大。

据国际防盲协会的数据:2020年,全世界有100万人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而失明,300多万人有中重度视力障碍。

糖尿病控制好血糖就可以高枕无忧吗?

并不!

糖网是一个相当“狡猾”的疾病,往往发生得悄无声息,很大部分患者在早期没有任何症状,但是视网膜已经在悄悄地被高糖的环境侵蚀,产生一系列的病变。

此时,病变还没有侵犯到负责我们视力的最核心的区域——黄斑,所以患者的视力并没有明显的下降。

一旦患者出现了明显的视力下降,那就说明病变已经相当严重了,到了疾病后期,很多患者会由于眼底出血、视网膜脱落而出现突发的视力急剧下降甚至丧失视力,如果到这时才接受治疗,视力也不可能恢复到原本的水平了。

我们来看看糖网的患病率到底有多高:

    在有10年1型糖尿病的患者中:约80%的患者会发生糖网,15年以上病程者几乎100%发生糖网。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诊断时即有约15%的患者发生糖网,在患病10年的患者中,糖网患病率达到了55%,患病15年以上的患者中,70%的患者会发生糖网。

    因此,请不要以为糖尿病控制好血糖就可以高枕无忧。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青春期前或青春期诊断为1型糖尿病的患者在12岁后开始检查眼底,青春期后诊断为1型糖尿病的患者在患病5年内必须进行第一次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开始筛查后,建议至少每年复查一次。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尽快进行首次全面的眼科检查。如果首次筛查没有发现视网膜病变,则推荐每 1~2 年检查一次,若已出现视网膜病变,应根据眼科专科医生建议缩短复查间隔时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08
糖尿病可能会引起的并发症如下:
1.糖尿病肾病
是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合并症之一。我国的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位原因,仅次于各种肾小球肾炎。由于其存在复杂的代谢紊乱,一旦发展到终末期肾脏病,往往比其他肾脏疾病的治疗更加棘手。但积极适当的干预措施能明显减少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尤其在病程早期干预治疗效果甚佳。
2.糖尿病眼部并发症
(1)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中最重要的表现,是一种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上根据是否出现视网膜新生血管为标志,将没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称为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或称单纯型或背景型),而将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称为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2)与糖尿病相关的葡萄膜炎 大致上有以下4种情况:①与糖尿病本身相关的葡萄膜炎;②感染性葡萄膜炎,糖尿病患者发生内源性感染性眼内炎的机会较正常人明显增加;③伴有一些特定的葡萄膜炎类型,但二者是偶然的巧合,抑或是有内在的联系;④内眼手术后的感染性眼内炎或无菌性眼内炎。多发生于中年人和老年人糖尿病患者。
(3)糖尿病性白内障 发生在血糖没有很好控制的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多为双眼发病,发展迅速,甚至可于数天、数周或数月内发展为完全混浊。
3.糖尿病足
足部是糖尿病这个多系统疾病的一个复杂的靶器官。糖尿病患者因周围神经病变与外周血管疾病合并过高的机械压力,可引起足部软组织及骨关节系统的破坏与畸形形成,进而引发一系列足部问题,从轻度的神经症状到严重的溃疡、感染、血管疾病、Charcot关节病和神经病变性骨折。实际上类似的病理改变也可以发生在上肢、面部和躯干上,不过糖尿病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
4.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
包括心脏和大血管上的微血管病变、心肌病变、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引起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首要病因。冠心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大血管并发症,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死亡风险比非糖尿患者群高3~5倍。其病理机制是动脉粥样硬化,高血糖、高收缩压、高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增高、高密度脂蛋白下降、年龄、性别、吸烟、家族史均是其发病的危险因素。
5.糖尿病性脑血管病
是指由糖尿病所引起的颅内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据统计,2型糖尿病患者有20%~40%会发生脑血管病,主要表现为脑动脉硬化、缺血性脑
6.糖尿病神经病变
满意请采纳 谢谢
第2个回答  2021-06-01

第3个回答  2020-12-21

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患上糖尿病后,可能会出现哪些并发症?

第4个回答  2018-11-08
您好:糖尿病足,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建议及早治疗,以免病情加重。中药调理,中医中药自然平衡免疫疗降糖,中药无副作用,降糖效果显著。可以恢复全身各器官的代谢平衡,促进胰岛β细胞自然修复,恢复胰岛功能,达到降血糖的目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