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襄公凭啥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他算老几啊?(历史学术交流帖)

如题所述

其实关于春秋五霸到底是哪五人,现在学术界还没有定论。一种说法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出自《白虎通·号篇》);另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出自《四子讲德文》)。 首先,我们先讨论成为霸主的条件。在当时,要成为霸主,不仅要有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还要有良好的外交环境和号召力,可以召集诸侯会盟。如果会盟得到周天子的支持,那更是名正言顺的霸主了。从这一点上说,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五个人当霸主都没有什么问题。而我也倾向于后一种说法。 至于秦穆公和宋襄公,秦穆公一直被晋国压制,前有晋文公,后有晋襄公,秦国的势力一直没有扩展到中原,根本谈不到争霸中原。宋襄公倒是召集了齐楚两国前来会盟,可是会上被楚成王绑了,楚成王反而成了主角,宋襄公出了大洋相。后来泓水一战,宋襄公又惨败给楚国,彻底丧失了争霸的资本。泓水之战标志着商周以来“礼义之兵”行将寿终正寝,而以“诡诈奇谋”为能事的新作战方式正在崛起。 其实宋本来是春秋时期的大诸侯国,如果好好发展,说不定真的能成为霸主,但是碰到了宋襄公这种拘泥不化又急功近利的君主,除非其他大国的君主个个都愚蠢无比,否则断不能让宋国称霸于中原。我个人认为,秦穆公和宋襄公不能算是春秋霸主,特别是宋襄公。 之所以这么多的学者认可第一种说法,主要受了《春秋》和《史记》的影响。《春秋》就不用说了,那是孔老夫子写的,在他老人家眼里,固守仁和礼是最重要的,宋襄公在这一点上做的最出色,当然要被大书特书。 相对而言,《史记》在史学界的分量就更重了,司马迁的评价是:“襄公之时,修行仁义,欲为盟主。其大夫正考父美之,故追道契、汤、高宗,殷所以兴,作商颂。襄公既败于泓,而君子或以为多,伤中国阙礼义,曪之也,宋襄之有礼让也。” 司马迁认为,泓水之战是宋襄公出于礼让的原因才失败的,所以说,司马迁也是支持宋襄公的。不过话说回来,司马迁毕竟也已经身处西汉武帝时期,当时统治者已经采纳了董仲舒的主张,儒学的地位空前提高。司马迁可能受了儒家思想的影响,也可能因为时代的局限性,不得不这样写。而且司马迁著书的一贯态度是,为尊者晦,即刻意回护地位高的人,将他们的过失推到其他人身上,或是找一些莫名其妙的理由来替他们掩饰。从现在的眼光来看,这种态度是不科学的;不过从当时来看,这是合理的。 其实宋襄公有点像符坚,符坚也是对敌仁义、优待俘虏——他在都城给东晋的大臣都修了家宅,预备俘虏了对方以后入住进去享受(就是因为太优待俘虏了,被俘的东晋军官朱序才得以在淝水之战给他捣乱)。而且符坚也是在渡河战役里让着对方,结果吃了大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