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第一,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数字化语文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学生和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之间,有一种天然的亲近优势,教师应利用这种优势,因地制宜尽可能构建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城域网和因特网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即使只能拥有一台拨号上网的计算机,也要努力去争取——那总比没有强。因为信息技术可以提供更多的语文学习资源,突破教师和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用各种相关的资源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极大扩充教学知识量。教师自己还可以不断丰富这个学习环境,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比如软件工具、课件开发平台、多媒体课件以及从Internet上获取信息。
这个数字化的环境除了它本身的诱惑性外,它还改变了知识的出发点,使学生第一次有了如此宽阔的视野,学习可以变得如此富有创造性,成为了一项简单而富有乐趣的活动。比如过去学生制作手抄报,现在,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制作电子报,学生可以在浩如烟海的信息库里任意搜寻资料(包括图片,网页,甚至声音),运用各种手段,制作出一张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的精美作品。兴趣在这个信息化的环境中被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
信息技术的运用还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语文学科本身所有“美”,使学生情不自禁地“披文以入情”,产生“乐学”的情绪。初中语文课本中有相当比例的童话和寓言之类的作品,以深刻的思想内容为基础,通过幽默讽刺的语言,褒贬相间地赞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教学这类课文,要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独特的美育功能,诱发学生的“乐学”情绪,强化学生无意注意,使学生深刻地体验人物形象的内在意蕴,自觉地将课文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分析对比中提高鉴赏美的能力。如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依据课文内容精心设计的多媒体课件可以形态逼真、声情并茂地展现出皇帝和骗子以及众大臣的伪善、欺骗、狡诈的本性,突出小男孩天真,敢于讲真话,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从内心喜爱美好、厌恶丑恶的思想感情。通过对比,“真正视学习国文如游泳在趣味之海里”,学生在赏心悦目、分析对比中提高了鉴赏美的能力,培养了爱憎分明的思想情感。
第二、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学习过程,不断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语文教学环境情境生动、真实,让学生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容易触发学生的想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可以极大的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例如在上综合实践活动课《走进图书馆》时,先让学生在图书馆的电脑上学会检索,但只是会检索还不够还必须教会他们如何根据检索结果在书库中找出想借的书。但一节课四十五分钟,不可能半节课在课堂内学习,半节课到图书馆活动,时间不够。于是老师想到一个办法,在教室一侧摆放几个图书架,做成一个小型的图书库,按照中国图书分类法,每类书都从图书馆搬来一些。在简单介绍了中国图书分类法之后,请学生根据刚才从电脑中检索出的自己喜欢的书的结果,到模拟小书库中找出这本书。刚开始学生怕失败,不敢举手,但又经受不住刚才成功的鼓励,结果一位同学再三犹豫后举起了手,并且在几分钟后成功地找到了这本书,这时教师乘胜追击,请他讲讲他是如何想的、如何找的。在他的基础上,其他学生也都顺利地根据检索结果在书库中找出了图书。
不仅如此,学生还可以在校园网和因特网上走进网上的图书馆,利用电子邮件进行相互交流,举办论坛或开设专门的聊天室,就某一问题作深入的探究。他们的老师也就不仅仅局限于任课的教师,可以是网上的任何一个人。
另外,语文教学的阅读和写作模式也将发生一些变化。 其中,阅读方式正在发生如下变革:
· 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
· 从印刷材料的阅读发展到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的阅读;
· 从利用图书馆到利用电子资料库的高效率检索式阅读。
这就是说:随着信息时代全新的阅读与检索方式的出现,培养新的阅读能力成为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信息技术课应教会学生使用现代化信息工具进行阅读,提高学生高效率地阅读和检索大量信息资料的能力。
由此可见,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已经成为语文教师不可回避的选择。这种效率的提高主要表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教学双方交流的最优化。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是平面的,信息的传播也是线条式的,教师一人面对众多学生,课堂教学双边合作交流少,学生之间的互助交流受教师的的控制几率更少。教学效果取依赖于教师管理水平的高低。而信息技术有效的改善了教学双方的合作关系,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应该更畅通的进行交流。其二,单位时间内信息流通量大大增加。师生尽可能使用最新、最流行、最贴近生活的、最接近实际的语文资源。学生要利用网络主动获取无限的相关知识并不断提出新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居于合作伙伴和多种问题指导者的地位。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信息化的语文教学要利用先进的教学模式支撑。如:学导式、探索——发现、情景教育等学习模式。这里推荐两种流行的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学习模式。即由教师根据课程内容,为学生安排一定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在整个问题的学习、分析和解决过程中,教师只起到一个组织和引导的作用,将主动思维和探索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发展。这样,不管最终学生得出或未得出结论,教师都要与学生进行如何完成任务的交流,以最终对整个任务的完成做出合理的评价,并给出相应的反馈。通过这样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思维意识,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研究型学习模式
研究型学习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方式。有学生自己提出任务,这种任务一般不是教材中的内容,而是课堂的延伸,甚至是社会现实性课题,如环境保护、社会类问题等。在这一模式下,要求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并最终以电脑作品的形式完成研究任务。
第三、利用信息技术培养语文学科的创造性思维,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环境,开展协作式学习,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展的;利用超媒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结合进行探究式学习,达到培养创新精神和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目的,这是信息化语文教学的重大任务。人类的思维有三种基本形式——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
思维。第一种为技术类所遵循,第二种则是语文的基本思维方式。但这三种方式之间只有思维材料和思维加工手段、方法的不同,而没有高低级之分。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由于具有整体性、跳跃性(而不是像逻辑思维那样具有直线性、顺序性)所以往往比逻辑思维更适合于探索和创新的需求。事实上,创造性活动中的关键性突破(即灵感或顿悟的形成)主要靠形象思维(尤其是创造想象)或直觉思维。但逻辑思维可以使思维具有条理性,没有它给形象思维和知觉思维指出方向,灵感也是不可能出现的。运用信息技术从事语文教学,恰好把二者结合起来,有利于进行创造思维的培养。建构主义的观点认为,利用信息技术下的“情境创设”、“协作学习”和“发现式”、“探索式”等新型教学模式最有利于培养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再者,信息技术本身,对创新精神的要求也比较高,又尤其在语文学科和其它学科相结合的多学科学习中,学生的综合思维品质能得到有效的训练。如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与孟子相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城域网和因特网上借鉴了其他学生的研究模式,开展协作学习,利用发散思维,大胆的将孟子的“忧患论”与基督教的修行相比较,产生一些独特的发现,激发了创新的火花。更可贵的是,思维方式的更新,促进了学生全面,综合的发展。
第四、加强对技术本身的理解,在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过程中做到道德人文并重。这一点应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其一,不可否认,信息技术的运用本身是一项有相当难度的工作,语文学习任务也是很繁重的,再加之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仍然被沉重的课业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整天处于被动应付学习的状态,生活范围局限于学校和家庭,接触的人多是家人和同学,很少有时间接触社会。在完成实践型的语文学习任务过程中,学生不仅要通过眼睛,更要与不同的人打交道,来获取信息。尤其在网络这个虚幻的世界中,还有许多东西是中学生所不能正确
把握的。所以,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信息技术,如何遵循学习过程中的基本道德规范,应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教师应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的本质:
它是人类智慧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目的的教会了解相关的社会、法制和道德问题,并自觉地遵循与此相关的行为规范,懂得尊重、平等、共享、自律、安全等原则。
其二,传承语文学科优秀的人文传统。《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重视语文的熏陶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在信息技术的运用中,让学生更直观,更生动的体验人文精神、人文价值,大胆表达他们的情感世界,也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有这样一段话,他说“人之所以能接受知识,是因为人有构造知识的能力,比如马戏团里的猴子,尽管它能模仿人类的一些行为,但由于它本身没有构造知识的能力,所以不可能达到人类的智力水平。”信息技术是人类构造知识的一部分,但它能让人们去构造更多的知识。语文教学必须运用这个工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课程实施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也必须遵循以人为本、自然运用的原则,才能更好的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当然,信息技术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语文教学中还存在许多有待研究和探索的地方,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也还是一个新话题,我们期待着会有更多学习的机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