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被中学阅读理解过度解读的文章?

如题所述

《西游记》和《三国演义》近年更是被过度商业化的无聊解读,比如层出不穷的“从唐僧西天取经看如何打造精英团队”、“三国演义里60个赚钱的秘密”、“看水浒说管理”等等,这些个就很扯了,相信你也一定看到过类似的。我个人更喜欢正史多过小说演绎,与其过度解读这些小说不如去看看史料,这样互相参照会收获更多。比如玄奘大师真实的取经之路是如何的艰难,比如真实中曹操是怎样一个复杂而雄才大略的人物。以上为一己之见,如有不同看法敬请批评指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10
在小学的时候,学过一课《鸟的天堂》。里面有这样一句,说咋么咋么滴,整个世界都光明了。对于“光明”这个词,语法明显是有病的,但!课后题有专门出了一道题,说作者为什么要用“光明”这个词,而不是“光亮”?嗯?必有蹊跷,翻看答案,原来寓意着我们的事业大好直到后来,我看了原著,作者巴金先生用的是“光亮”。
第2个回答  2019-04-10
很多人面对文学批评的时候,认为文学批评在对作品文本的理解上经常“胡说八道”,曲解原作本义。确实,文学作品不比理工科的东西,很难有标准答案。而现在泛娱乐盛行,处处皆是过度娱乐化,文学本身遭受着各种唱衰的情况下,文学批评也在经受着各种各样的指责甚至在大众视野中在边缘化。但是因为传播媒介的发达,人人都可以批评,都可以自由表达这种批评。正如陈晓明在《当代文学批评:问题与挑战》中所说“批评正在成为这样一种事业,而且是人人可参与的一项崇高事业和业余爱好。”但是却很少有人在这个专业性分工越来越细致的社会,认真思考文学批评的专业性和内在要求,很少从文学批评的本身属性出发去思考这个问题。如此一来,文学批评成为一个人人可以指手画脚的对象,与其热心于说啥啥啥过度解读,还不如静下心来思考几个问题来得实在。站在外行的角度来看的话,所有的专业性解读都会有问题,比如《红楼梦》的问题,读者之广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观点和见解。而在专业领域内,更是会有各种各样的学术争执,尤其是《红楼梦》,研究人数之众,流派之多,更是观点交锋的厉害。但是学术交流,这跟过度解读没啥关系。
第3个回答  2019-04-10
学校语文课本上的阅读理解经常出现原作者都答不对题的情况。比如广为流传的韩寒的一个事例,他的文章《求医》曾被选为某中学语文阅读题,韩寒“细心地完成”了针对自己文章的这套题,结果呢,八道题只做对了三道。颇为搞笑的是,他选错了“画线句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由此,很多人评价语文教学把文章一字一句拆开,强行加上出题人的意思。这种观点有合理之处,但是课堂教学在于思维训练,存在偏差也可以理解,毕竟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以后,还会有自己的观点判断。
第4个回答  2019-04-10
过度解读的作品,鲁迅的作品算是吧!鲁迅的作品确实有很强的社会讽喻功能,正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是"投枪匕首“!然而鲁迅的作品现在正面临着被过度解读的问题,很多解读,若是鲁迅在世,他估计都会想我没有这样的想法在里面呀!现在还有一些人用鲁迅的作品来解读现代社会的现象,文学作品总是反映的是他那个时代的现象,说鲁迅的作品能反映现代社会的现象,确实有点言过其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