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说明收入法核算GDP时的内容。

如题所述

用收入法核算的GDP应包括以下项目:

(1)工资、利息和租金等这些生产要素的报酬。
工资包括所有对工作的酬金、津贴和福利费,也包括工资收入者必须缴纳的所得税(这是直接税)及社会保险税。利息在这里指人们提供给企业的货币资金所得的利息收入如银行存款利息、企业债券利息等,但政府公债利息及消费信贷利息不包括在内。租金包括出租土地、房屋等的租赁收入及专利、版权等收入。

(2)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如医生、律师、农民和小店铺主的收入。他们使用自己的资金,自我雇用,其工资、利息、利润、租金常混在一起作为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3)公司税前利润。

包括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股东红利及公司未分配利润等。

(4)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

这些虽然不是生产要素创造的收入,但要通过产品价格转嫁给购买者,故也应视为成本。企业转移支付包括对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慈善捐款和消费者呆账。企业间接税包括货物税或销售税、周转税。

(5)资本折旧。

它虽不是要素收入,但包括在应回收的投资成本中,所以也应计入GDP。

【拓展】
用收入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包括的项目有:劳动者报酬:即劳动者从事生产活动所应得的全部报酬;生产税净额:即生产税减生产补贴后的余额。固定资产折旧: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反映了除劳动力以外的土地、资本及管理等生产要素在初次分配中所得的收入之和。

GDP的三种核算方法分别是: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1、生产法。计算公式为: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投入(物质产品投入+服务投入)。

2、收入法。计算公式为: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3、支出法。计算公式为:国内生产总值=总消费+总投资+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货物和服务出口-货物和服务进口)。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常被认为是衡量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的指标。

GDP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三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理论上三种方法的核算结果相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21-02-13
采用收入法核算的GDP是企业从事经营活动时所付出的各种成本:包括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付给土地所有者的租金、付给资本的利润等。这些经营成本也是家庭从企业那里所获得的各种收入。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