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求职者抱怨求职难,企业抱怨招聘难?到底谁更难?

如题所述

求职者心理价位提升

市民肖阿姨这几天也在忙着给儿子跑招聘会找工作。肖阿姨对记者说,她的儿子中专毕业以后到现在,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可心的工作,“不是工作钱太少,就是应聘以后没有任何消息,现在做的临时工,月薪连1800元都不到,收入太低了。这节后招聘的多,我想给他找一份收入高一些,也稳定点儿的工作。”今年46岁的孟宪杰来自辽宁,昨天一下火车就来到外来务工人员就业服务中心,看了一圈后也没有找到如意的岗位。以前在酒店做洗碗工的孟宪杰 ,希望今年能找一份薪酬较高的月嫂或看孩子的工作,“我的心理价位是月薪3500元到4000元,起码要比我去年做洗碗工的3000元要高。”孟宪杰说。

如何打破用工“僵局”

中国天津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中心副主任陶树忠认为,招聘和求职两难,并非是岗位少,也并非是求职人员少,而是双方的需求上存在一定落差。招聘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大多希望员工干活多一些,工作时间长一些,为企业带来更多的价值;而求职者都希望工资高、待遇好。“尤其是一些本市求职者,都希望能找一份离家近、月薪高还体面的工作,对一些搬运、操作等苦活、累活不愿意干,有的人宁可在家啃老也不愿出来干活。”陶树忠说,“这种用工僵局需要"供求"双方共同化解。企业要积极调整,如提高工资和社会保障水平,增加人文关怀等,以吸引求职者的目光,而求职者也要在求职过程中找准自身定位,脚踏实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9-11
都难,求职者认为企业给的太少,企业又认为求职者要得太多、眼高手低,需求和供给永远无法匹配……
第2个回答  2016-09-11
一个想低价招聘,一个想高薪就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