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亡国之君,孙皓和刘禅的待遇为啥却相差甚远?

如题所述

孙皓,既吴末帝,字元宗,是东吴建立者孙权的孙子,在位16年,公元280年,西晋攻进建康东吴灭亡,孙皓投降西晋,被司马炎封为归命侯,投降以后孙皓的结局到底如何?孙皓通过由君到臣的身份转换以及他的投降前与投降后的经历,来揭秘他传奇的一生。

一 投降前:

孙皓从小也是一个苦命的孩子,他的父亲在皇权斗争中被罢黜了太子之位,贬为南阳王,前往长沙,当时又恰逢遇上宗室孙峻诛杀诸葛恪(孙和的妻舅),孙和被扣押在新都,被赐死。而孙和的其他妃子也都殉情自杀,留下了遗孤,所以孙皓的母亲只能独自将他与他三个同父异母的兄弟抚养长大。后来孙休继位,孙皓被封为乌程侯。


亡国之君:孙皓

不得不说人还是有一定的运气,怎么也没有想到孙休是一个短命皇帝,在位6年就暴毙了,虽然孙休有儿子,可惜当时都还很年幼。那个时候蜀国刚刚被魏国所灭,东吴国内也动荡不安,因为那时候大家认为孙皓英明神武,有长沙恒王的风采,于是就这样被扶上了皇位,那年他才23岁

大家仔细的对比孙皓与孙权,不难发现。两个人身上还真有许多相似之处。两者都是少年被群臣拥戴为一国之君。孙权前期也是一位贤明的君王,赤壁之战,夺取荆州,都是出自他手,只是后期变得反复无常,滥杀功臣。孙皓刚刚继位的时候,体恤民情,还开放粮仓,减少宫女,深受大家的推崇,这简直是明君的典范,就在吴国上下欢呼雀跃的时候,孙皓得意过头了,一反常态,直接开启了暴君之路。就连扶持他上台的张布等人都懊悔不已。后来因为有人告密,张布等人直接就被处死了。


孙皓当政

他为人亲信谗言,当时民间都传言说吴国即将灭亡,灭掉吴国的是在南边的公孙氏。孙皓听了以后大惊失色,把朝堂之上以及军中将领,甚至是普通士兵凡是姓公孙的都不问青红皂白的杀的杀,流放的流放,治罪的治罪,因为一句坊间流传,就有数以万计的人死在他的手中,可见在他统治后期是多么的丧心病狂。

二 投降后:

众所周知,魏国经历高平陵之变以后,虽然国家的皇帝还是曹氏,可惜名存实亡,魏国真正的掌权人却是司马氏,最终280年东吴灭亡,三国归晋,同为亡国之君的刘禅与孙皓,两个人的待遇却大不相同,一说起刘禅,大家第一时间会想到他的那句“此间乐不思蜀”的名句,让人觉得他是一个扶不起的君主,不过他的后半生与孙皓比起来,大家不禁为他的情商鼓掌,足以看出他的大智若愚,而孙皓为什么境遇与刘禅天差地别?因为他说了不该说的话。


司马炎:这个位子我在这边给你准备了很久了

刘禅投降以后,平稳的度过了他的后半生,享年64岁,算是长寿的了,后来他的爵位也由他的儿子继承,虽然后来永嘉之乱的时候,子孙后代都被屠戮殆尽,但是对于刘禅本人来说已经是很好的结局。

我们再来看看孙皓,被封为归命侯的时候他很不服气,因为从官爵上,他和刘禅差太多了。当时司马炎在朝堂接见他的时候,对他说“我在这边设的这个座位等你很久了”可是孙皓却学着司马炎的口气针锋相对道“陛下,我在南边也给你设了一个同样的位子”要知道你现在是阶下囚,亡国之君,还这么理直气壮,你说司马炎会高兴吗?如果他在这一点学习刘禅的话,那么他也不会这么惨,可能也会和刘禅那样善终。


孙皓投降

后来,孙皓就一直被司马炎扣留在洛阳,只活了四年就去世了,他去世的时候才42岁,那时候正值中年,与刘禅的64岁相比太年轻了,至于为什么短短几年就死了,这秘密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大家都可以从中联想到他死亡的原因。


总结

孙皓前期确实是一位很有作为的明君,对晋的征伐战争中也互有胜负,他的今生本来可以像他的祖父孙权那样开创一番事业的,可惜他的骄傲自满,沉溺酒色,昏庸暴虐,误信谗言,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投降以后,虽然对司马炎的那番话看似是有骨气有气节的君王气节,实则为自己的早逝留下了伏笔,如果孙浩能够没有转变,一直施行良政,任用贤臣,宽待百姓,东吴也未尝输于西晋,鹿死谁手还不一定。也不至于落得42岁就去世的下场,他的结局不禁令人唏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6
因为东吴和蜀汉在曹魏眼中的地位就不一样,曹魏直把蜀汉当作了对手,因此两个亡国之君的待遇也不一样。
第2个回答  2021-01-06
因为刘禅当年是主动投降,而且情商极高,在成为安乐公后从不有任何多余动作,所以待遇很好得以善终。
第3个回答  2021-01-06
因为当时刘禅投降的时候,天下并没有统一,为了树立一个典范,所以给刘禅的待遇非常高,而孙皓投降,天下已经统一了,所以给他的待遇非常低。
第4个回答  2021-01-06
因为刘禅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皇帝,司马昭对待蜀国还是十分敬重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