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活中磨斧头 为事例的名人名言名家事例

麻烦多说一点(说清楚一点) 谢谢各位

  一个年轻的木匠学徒,刚开始师傅让他每天到林子里砍树。

  第一天,年轻人努力了一天,砍了十四棵树。师傅笑着告诉他:“不错,一天最多也不过能砍十五棵树,你第一天就与最好成绩这么接近了!”年轻人听了很高兴,于是第二天起得早了些,希望能够砍到十五棵树。一天过去了,但是结果在清点后,年轻人发现他只砍了十三棵树,他有些挫折。第三天,他起得更早,天还没有亮就到林子里去,但是结果只砍了十二棵树。

  年轻人感到很失望,自问为什么每天都在退步,师傅听到后笑笑说:“你是不是没有第一天那么有热忱,午餐吃太久,又休息比较久,是不是?”年轻人听了很生气地说:“我今天早餐、午餐都没吃,你居然讲我偷懒!”顺手就把斧头丢在地上,老工头马上把斧头捡起来,拉住年轻人说:“你看你这把斧刃,都已经开花了,你上次磨斧头是什么时候?”年轻人更生气地说:“我每天都这么忙,那有时间磨斧头!”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其实我们常会利用百分之二十的时间去完成百分之八十的事。所以设法均衡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就像每天在检查和磨利斧头一样,能帮助我们用更少的时间,完成更多的事。这是克服过度的忧虑与压力的好方法,也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

  中国有句俗话,磨刀不误砍柴工,为什么有的时候你下了很大的功夫,却收效甚微,而为什么有的同学看似很轻松,却能得到好成绩?这是因为你没有学会如何去磨刀,如何去用刀。

  在课堂上,我们也不能完全集中精力听完40分钟的课程,而是开始进入课堂后几分钟后进入状态,这个注意力能够维持20分钟左右就很不错了。所以听课时也要讲究合理安排自己的“注意力”。然后课间进行休息,再准备下面的听课。因为在充分休息及充电后,自己的效率会提高许多。

  在课下,长时间投入的学习方法或许并不可靠,因为你的注意力不可能完全集中在学习上那么久,因而这样的效率可能极其低下。虽然勤能补拙,但是,勤也要讲究方法。比如你在复习要点的时候,应该多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去调动大脑充分地理解、记忆;而剩下的时间你可以稍微做一下题目,因为在做题目的时候可以允许你“走神”。相反,如果在关键的地方心不在焉,那么等于白浪费时间。

  无论怎样,学习方法一定要适合自己,在适合自己的前提下,充分调动自己精力最集中的时候进行学习,平时一定要注意给自己“磨刀”,让学习发挥最好的效率。如果你投入大量时间还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那么你不妨给自己磨磨刀,充充电,放松一下再来学习。

参考资料:磨刀不误砍柴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2-21
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董仲舒专心攻读,孜孜不倦。他的书房后虽然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习,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使他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

匡衡凿壁偷光。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囊萤映雪: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