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G75、G76数控车床?

如题所述

       G75 指令格式: G75 R(e); G75 X(U) Z(W) P(△i) Q(△k) R(△d) F__

e:每次径向进给后的径向退刀量(单位mm); X: 切削终点的X轴绝对坐标值,也可采用相对坐标 U:切削终点与起点的X轴相对坐标的差值(单位:mm);

Z: 切削终点的Z轴绝对坐标值,也可采用相对坐标 W:切削终点与起点的Z轴相对坐标的差值(单位:mm); △i: 径向(X轴)进给,

X轴断续进给的进给量(单位: 0.001mm,半径值)无符号; △k: 轴向(Z轴)移动量(单位: 0.001mm),无符号, Z 向移动量必须小于刀宽; △ d: 切削至终点时,轴向的退刀量,一般设为0,以免断刀。 F: 进给速度。

        G76指令格式 : G76 P(m)(r)(a) Q(△dmin) R(d) G76 X(u) Z(w) R(i) P(k) Q(△d) F(f)

指令功能:该螺纹切削循环的工艺性比较合理,编程效率较高.指令说明:m:表示精加工重复次数用01至99两位数表示;r:表示斜向退刀量单位数,或螺纹尾端倒角值,在0.0f—9.9f之间,以0.1f为单位(即为0.1的整数倍),用00—99两位数字指定,(其中f为螺纹导程);

a:表示刀尖角度;从80°、60°、55°、40°、30°、29°、0°七个角度选择;Δdmin:表示最小切削深度,当计算深度小于Δdmin,则取Δdmin作为切削深度;

d:表示精加工余量,用半径编程指定; Δd :表示第一次粗切深(半径值);X 、Z:表示螺纹终点的坐标值; u:表示增量坐标值;w:表示增量坐标值; i:表示锥螺纹的半径差,若i=0,则为直螺纹;k:表示螺纹高度(X方向半径值); f:螺纹导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14
代码格式:G75
R(e);
G75
X(U)
Z(W)
P(Δi)
Q(Δk)
R(Δd)
F

代码意义:轴向(Z
轴)进刀循环复合径向断续切削循环:从起点径向(X
轴)进给、回退、再进给……
直至切削到与切削终点
X
轴坐标相同的位置,然后轴向退刀、径向回退至与起点
X
轴坐标相
同的位置,完成一次径向切削循环;轴向再次进刀后,进行下一次径向切削循环;切削到切
削终点后,返回起点(G75
的起点和终点相同),径向切槽复合循环完成。G75
的轴向进刀和
径向进刀方向由切削终点
X(U)Z(W)与起点的相对位置决定
,此代码用于加工径向环形
槽或圆柱面,径向断续切削起到断屑、及时排屑的作用。
R(e):每次径向(X轴)进刀后的径向退刀量,取值范围
0~99.999(单位:mm),无符号。
R(e)执行后代码值保持有效,并把系统参数NO.056
的值修改为e×1000(单位:0.001
mm)。未输入R(e)时,以系统参数NO.056
的值作为径向退刀量。
编程说明
X:切削终点Bf的X轴绝对坐标值(单位:mm)。
U:切削终点Bf与起点A
的X轴绝对坐标的差值(单位:mm)。
Z:切削终点Bf的Z轴的绝对坐标值(单位:mm)。
W:切削终点Bf与起点A的Z轴绝对坐标的差值(单位:mm)。
P(Δi)
:径向(X轴)进刀时,X轴断续进刀的进刀量,取值范围
0<Δi≤
9999999(单位:
0.001mm,直径值),无符号。
Q(Δk):单次径向切削循环的轴向(Z轴)进刀量,取值范围
0<Δk≤
9999999(单位:0.001mm),
无符号。
R(Δd):切削至径向切削终点后,轴向(Z轴)的退刀量,取值范围
0~99.999(单位:mm),
无符号。
省略R(Δd)时,系统默认径向切削终点后,轴向(Z轴)的退刀量为
0。
省略Z(W)和Q(Δk),默认往正方向退刀。
代码说明:

循环动作是由含X(U)和P(Δi)的G75程序段进行的,如果仅执行“G75
R(e);”程序段,循环
动作不进行;

Δd
和e
均用同一地址R指定,其区别是根据程序段中有无X(U)和P(Δi)代码字;

在G75代码执行过程中,可使自动运行停止并手动移动,但要再次执行G75循环时,必须返回到手动
移动前的位置。如果不返回就再次执行,后面的运行轨迹将错位;

执行进给保持、单程序段的操作,在运行完当前轨迹的终点后程序暂停。

进行切槽循环时,必须省略R(Δd)代码字,因在切削至径向切削终点无退刀距离。
程式例:程序(假设切槽刀的宽度为4mm):
O0008;
G00
X150
Z50
M3
S500;
(启动主轴,置转速500)
G0
X125
Z-24;
(定位到加工起点,Z方向加上刀具宽度)
G75
R0.5
F150;
(加工循环)
G75
X40
Z-50
P6000
Q3000;
(X轴每次进刀6mm,退刀0.5mm,进给到终点(X40)后,快速
返回到起点(X125),Z轴进刀3mm,循环以上步骤继续运行)
G0
X150
Z50;
(返回到加工起点)
M30;
(程序结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3-26

数控车床加工锥度螺纹,怎么编程更简单实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