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盛”、“问鼎”中的“鼎”分别是什么意思 ?

如题所述

“鼎盛”中的“鼎”的释义:正当,正在的意思。

“问鼎”中的“鼎”的释义: 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

鼎盛

读音:dǐng shèng

释义:指几乎到极端的盛世。

出处:

语出南朝刘勰《文心雕龙·时序》:“经典礼章,跨周轢汉, 唐虞之文,其鼎盛乎!”

造句: 唐朝鼎盛时期,人们常常夜不闭户。

问鼎

读音:wèn dǐng

释义:

1、是指图谋夺取政权。

2、泛指觊觎侵占别国。

3、触犯,过问。也指夺取某些体育运动的顶尖成绩。

出处:

1、图谋王位。

①《左传·宣公三年》:“ 楚子 伐 陆浑 之戎,遂至于 雒 ,观兵于 周 疆。定王 使 王孙满 劳 楚子 , 楚子 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禹 铸九鼎, 三代 视之为国宝。 楚王 问鼎,有取而代 周 之意。

②《晋书·王敦传》:“﹝ 敦 ﹞遂欲专制朝廷,有问鼎之心。”又“有问鼎之心,帝畏而恶之” 。

③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论逆臣则呼为问鼎,称巨寇则目以长鲸。”

④《周书·于谨传》:“昔帝室倾危,人图问鼎。”

⑤明 屠隆 《彩毫记·渔阳鼙鼓》:“国号 大燕 ,伪署文武官爵,敢肆问鼎之奸。”

2、泛指觊觎侵占别国。

李大钊 《警告全国父老书》:“非报 德 也,非助 英 也,盖欲伺瑕导隙,借以问鼎神州。”

3、触犯;过问。

①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孙生》:“﹝ 辛氏 ﹞牀头常设锥簪之器以自卫。 孙 屡被刺剟,因就别榻眠。月馀,不敢问鼎。”

②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十章一:“像《典论》那样的著作,是同时的诗人们所不敢轻于问鼎的。”

造句:想逐鹿群雄,问鼎中原,你有英雄识英雄的慧眼,只有你最知道,什么样的选择最适合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21
鼎盛鼎的意思应该是正当、正在。
问鼎鼎的意思应该借指王位、帝业。
第2个回答  2018-01-20

(1)鼎盛

读音:dǐng shèng

释义:正当,正在:~盛(shèng)。

(2)问鼎

读音:wèn dǐng

释义:触犯;过问。

“鼎”释义:

1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三足两耳:铜~,~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镬,青铜~(古代器    具,用于祭祀等)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可立)家庙记》:"鼎彝俅,迎神圭璧收。"

2 锅:~罐。~锅。

3 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彝。九~。定~。问~。~祚(国运)。

4 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峙。~足之势。

5 大:~族。~臣。~力支持。

6 正当,正在:~盛[shèng]。

7 比喻量大,形容人说话信誉极高:一言九鼎.

8 姓。

9 借指王位、帝业:定~,问~。

10 可以引申为制造大量的箭头与兵器的能力,越是造鼎大而多的越说明军事工业越强。

第3个回答  2018-01-16

1、鼎盛,汉语词汇。

拼音:dǐng shèng

释义:  指几乎到极端的盛世。鼎:"正当","正在"的意思。

语出南朝刘勰《文心雕龙·时序》:"经典礼章,跨周轹汉, 唐虞之文,其鼎盛乎!"

近义词:

壮盛、旺盛、腾达、新生

反义词:

衰败、衰退、没落

引证解释

1. 兴盛;昌盛。

①南朝梁 刘勰《文心雕龙·时序》:"经典礼章,跨周轹汉 , 唐虞之文,其鼎盛乎!"

②《红楼梦》第一一五回:" 王夫人 道:'现今府上复又出了差,将来不但复旧,必是比先前更要鼎盛起来。'"

③朱自清《那里走·我们的路》:"如大华饭店和云裳公司等处的生涯鼎盛。"[1]

④朱光潜《艺文杂谈·欧洲书牍示例》:" 罗马在鼎盛时代,文艺的发达登峰造极,书牍的素质也因之提高。"

2. 正当壮年。

①《汉书·贾谊传》:"天子春秋鼎盛,行义未过,德泽有加焉,犹尚如是。"

②《南史·孔靖传》:"皇太子春秋鼎盛,圣德日跻,废立之事,臣不敢闻。"

③《明史·卢洪春传》:"陛下春秋鼎盛,诸症皆非所宜有。"[2]

3.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

二:  问鼎   [ wèn dǐng ] 

基本解释:

春秋时、楚庄王陈兵于洛水,向周王朝示威。周派使者慰劳,楚子(楚庄王)问鼎之大小轻重,意思是说楚庄王有夺取周朝天下的意思(见《左传.宣公三年》)。后来用问鼎指图谋夺取政权,也指在某方面取胜 有问鼎之心,帝畏而恶之。--《晋书.王敦传》

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