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德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如题所述

社会公德是指在公共生活中,社会成员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它涵盖了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标准、原则和规范。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基本、最起码的准则,它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体现,主要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内容。作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青年群体,大学生不仅是文化教育的接受者和传播者,也是社会文化的创造者,因此,他们应该在社会公德方面展现出较高的素质。加强和改善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近年来,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逐渐得到重视,尤其是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发布后,各学校积极宣传和贯彻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热爱祖国,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注世界的发展变化,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他们热心公益活动,勇于探索,乐于奉献,能够很好地践行社会公德,表现出较强的社会公德观念和社会公德意识。
然而,在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一些不良的社会公德倾向在大学生中悄然蔓延,腐蚀了一些意志脆弱的大学生心灵。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不努力、迟到、早退、旷课、考试作弊,甚至抄袭剽窃他人论文成果;诚信意识淡薄,助学贷款逾期不还;不注重公共卫生,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爱护公共财物和设施,随意刻画桌椅,踩踏墙壁,撕扯图书资料,损坏公物;不节约,浪费水电;上课随意接打电话,既不尊重老师,也影响他人学习;公共场合行为不当;集体主义观念不强,不愿参与集体活动,缺乏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等。因此,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的正面引导和教育,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公德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是忽视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教育,特别是对社会公德教育的计划性、长期性不足,以及课程设置等问题。大多数大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备受家长宠爱,成长环境一帆风顺,导致了自私、冷漠、懒惰、目中无人、我行我素,缺乏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家庭教育过于注重学业成绩,忽视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教育,导致部分学生人格不健全,出现“有知识缺教养”的现象。学校公德教育也存在内容偏重理论、轻实践,目标理想化,过程抽象化,学生中普遍缺乏道德实践,道德行为能力不强,导致“知行相悖”的现象。
对于大学生如何遵守社会公德的问题,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1. 作为当代大学生,如何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
2. 如何在实践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
高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和辐射源。大学生拥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素质,承担着宣传和维护社会公德的重要责任。社会公德与公共生活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因此,大学生应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努力成为社会公德规范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1)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参加志愿者服务等公益事业和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了解社会、提升实际工作能力,尤其是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社会公德意识的实践活动有很多具体方式,如参加社会公德宣传活动普及规范,结合专业特点服务社会,参加学校的各种公益活动,或加入各种社会公益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公德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可在实践中了解何为符合规范的言行,何为不符合规范的言行,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公德素养,并影响他人。
2)从小事做起,从小节改起,带头践行社会公德规范。社会公德所规范的行为包括社会公共生活中最微小的行为细节,这些细节容易被忽视,一旦被大多数人所忽视,可能形成不良社会风气。因此,社会公德意识应在日常小事中培养。践行社会公德并不难,提升敬人礼让的境界同样不难。比如,见到老师长辈主动问候,乘坐公交车为老幼病残让座,公共场所排队时自觉保持距离,离开教室时关灯,旅游时不在景点随意刻画等都是社会公德的体现。社会公德的境界就在这些不起眼的一举一动中逐渐提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