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突触前抑制产生的机制。

如题所述

【答案】:轴突-轴突式突触是突触前抑制的结构基础。例如A纤维末梢与运动神经元构成轴突-胞体式突触,能兴奋该运动神经元;而B纤维末梢又与A纤维末梢构成轴突-轴突式突触。如果末梢B先兴奋使A纤维末梢去极化,跨膜电位减小,然后使A纤维兴奋时,其末梢产生的动作电位幅度减小,进入末梢的Ca2+减少,释放的兴奋性递质减少,因而运动神经元产生EPSP的幅度减少。由于这种抑制是改变了突触前膜的活动而实现的,因此称为突触前抑制。至于B末梢兴奋引起A末梢去极化的机制,可能是B末梢兴奋时释放递质GABA,激活A末梢上的GABAA受体,引起 A末梢的Cl-通道开放。由于末梢轴浆内Cl-浓度比轴突外的高,Cl-外流而使A末梢去极化。此外在另外一些部位的神经末梢上还有GABAB受体,GABA与之结合后通过G-蛋白的介导,使A末梢电压门控式K+通道开放,引起K+外流,也将减少Ca2+内流入A末梢,从而引起A末梢递质释放量减少,最终导致运动神经元上的EPSP减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