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齿轮传动的模数和齿数?

如题所述

(1)齿数选择原则:

1、闭式齿轮传动一般转速较高,为了提高传动的平稳性,减小冲击振动,以齿数多一些为好,小齿轮的齿数可取为z1=20~40。开式(半开式)齿轮传动,由于轮齿主要为磨损失效,为使齿轮不致过小,故小齿轮不宜选用过多的齿数,一般可取z1=17~20。

2、两齿轮啮合时,总是一个齿轮的齿顶进入另一个齿轮的齿根,为了防止热膨胀顶死和具有储成润滑油的空间,要求齿根高大于齿顶高。为 此引入了齿顶高系数和顶隙系数。

3、小齿轮齿数应避免根切,相啮合的齿数最好互为质数,且还要考虑凑配,圆整中心距的需要。

(2)模数选择原则:

1、在满足弯曲强度的条件下选择较小的模数。模数要选择标准数值,满足齿轮弯曲强度要求,满足结构尺寸要求。

2、模数的标准化数值参考GB1357-87。

第一系列有:0.1,0.12,0.15,0.2,0.25,0.3,0.4,0.5,0.6,0.8,1,1.25,1.5,2,2.5,3,4,5,6,8,10,12,16,20,25,32,40,50(优先选用第一系列)。

第二系列有0.35,0.7,0.9,1.75,2.25,2.75,3.25,3.5,3.75,4.5,5.5,6.5,7,9,11,14,18,22,28,36,45。单位mm。

扩展资料

1、径节制齿轮

在一些国家里,不同模数使用径节作为齿轮的基本参数,用英寸为计量单位,径节以P表示,指圆周率π与齿距ρ的比,径节P=π/ρ,以 1/英寸为单位。

齿轮分度圆的周长=πd=z ρ,于是得分度圆的齿距ρ=πd/z。

径节P=Z/d (d的单位是英寸)

模数m=d/Z (d的单位是mm)

可以看出:

m=(1/P)*25.4=25.4/P

P=(1/m)*25.4=25.4/m

因此,模数m与径节P的关系是互为倒数,只是单位制不同。

即:模数与径节的乘积恒等于1。

相应于单位的换算,径节与模数之间有如下的关系式

P=π/ρ=25.4/m式中P为径节(1/英寸);ρ为齿距(英寸);m为模数(毫米)。

径节P与公制中模数m的作用相当。在大多数英制齿轮、齿轮联轴器和棘轮等零件中,径节是一项基本参数。径节越大,轮齿尺寸(齿高与齿厚)越小。有的国家对径节订有标准系列值。

2、双模数制

双模数制是获得短齿齿形的另一种方式,可提高抗弯强度,但稳定性较差,常用于汽车拖拉机行业。

双模数制规定用两个大小不等的模数来计算一个齿轮的各部尺寸,标记为分数形式m1/m2,其中较大的模数m1用来计算分度圆直径,较小的m2用来计算轮齿的尺寸。

各尺寸的计算公式如下:

分度圆直径:d=m1*Z

齿顶高: ha=ha*m2

齿根高: hf=(ha1+c1)*m2

齿顶圆直径: da=d+2*ha=m1*Z+2*ha*m2

齿根圆直径: df=d-2*hf=m1*Z-2*(ha1+c1)*m2

此外,分度圆齿厚S、齿距P、基圆直径db和中心距a是按照m1计算。

3、双径节制

双径节制是英制齿轮中获得短齿齿形的另一种方式,以提高抗弯强度。它规定较小的径节P2用来计算分度圆直径,较大的径节P1用来计算轮齿的尺寸,标记为P2/P1,较小的P2为分子,较大的P1为分母,正好与双模数制相反。

各尺寸的计算公式如下:

分度圆直径:d=Z/P2

齿顶高: ha=ha/P1

齿根高: hf=(ha1+c1)/P1

齿顶圆直径: da=d+2*ha=Z/P2+2*ha/P1

齿根圆直径: df=d-2*hf=Z/P2-2*(ha1+c1)/P1

此外,分度圆齿厚S、齿距P、基圆直径db和中心距a是按照P2计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齿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模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10-26
需要根据使用条件进行计算才能确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