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在哪个季节的节气?

如题所述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春季的第三个节气,阴历二月五日前后,斗指丁为惊蛰,相当于阳历3月5日至6日之间,太阳到黄经345°开始。
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斗指丁,太阳到达黄经345°,于公历3月5-6日交节。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 [11-12]
惊蛰,为干支历卯月的起始;卯,仲春之月,卦在震位,万物出乎震,乃生发之象。一岁十二个月建,每个月建对应一卦,卯月(含惊蛰和春分两个节气)对应的是雷天大壮一卦;大壮卦的卦象就是天上开始打雷了,雷在天上响,非常形象。“卯”,冒也,万物冒地而出,代表着生机;所以卯月(二月)也是万物能量迸发的月份,一年春耕自此开始。 [13]
惊蛰时节,春气萌动,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所谓“春雷惊百虫”,是指惊蛰时节,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惊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气候进程看,“惊蛰始雷”仅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自然节律相吻合。
一般每年在3月5日或6日,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按照一般气候规律,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从惊蛰节气开始,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春耕时节。 [17]
民谚云:“春雷响,万物长”以及“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等等,这些均为惊蛰节气的特征。惊蛰时节,春气萌动,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17]
中国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银妆素裹的冬日景象外,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6℃,沿江江南地区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 [2]
中国各地春雷始鸣的时间早迟各不相同,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月下旬。“惊蛰始雷”的说法则与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18
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也是春季中的一个节气,在每年的3月5日至6日。

按照我国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从立春那一天起就意味着春天已经开始,一直到立夏,春天结束夏天开始。

惊蛰是仲春的开始,前面的节气是雨水,后面的节气是春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描写这个节气:“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春雷打响之后,冬藏在泥土里的昆虫都醒了,昆虫萌动,代表着天气开始转暖,日照时数有了明显增加,整个天地开始活跃起来,万物冒地而出,代表着生机,也代表着一年的春耕由此开始。

惊蛰的开始,就是农忙的开始,唐诗里写:“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就是这个意思。
总结:

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也是春季中的一个节气,在每年的3月5日至6日。按照我国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从立春那一天起就意味着春天已经开始,一直到立夏,春天结束夏天开始。
第2个回答  2021-12-18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三月份上旬,是在春季的节气
第3个回答  2021-12-18
春天,春雨惊春清谷天。惊蛰是春天的第三个节气。
第4个回答  2021-12-18
惊蛰是春季的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