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有利,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如题所述

根据教育的一般规律,小学、初中阶段是孩子行为、习惯、性格形成的最重要时期,一旦错过这一时期,孩子所养成的不良行为、习惯、性格就难以纠正,因此家长要多注意观察这一时期孩子的行为举止,要从他们的行为人手,引导他们决心把“口号”落实到行动上。体育锻炼是用实际的行为造就良好习惯的手段之一,在有目的、有计划的体育锻炼中,合理的练习方法,必要的督促指导是引导教育孩子健康成长的有效手段。

(1)循序渐进,培养兴趣。体育锻炼开始应像汽车启动那样,动作与动量要小。如培养孩子长跑习惯,第一次跑的速度和距离不宜太快和太长,跑300——400米较为适宜。不要急于求成,那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会使孩子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失去锻炼的兴趣。

(2)根据兴趣,取长补短。有了良好的开端,就可像汽车上了路那样逐渐换档加速了。每天在跑300——400米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腰腹和上肢的力量练习,可使人匀称全面地发育。学生根据自己爱好或身体某些部位的力量不足进行适量的练习,增加一点运动量是可以接受的,在不知不觉中,锻炼的兴趣就会提高,体质就会增强,运动能力也会提高。

(3)制订计划,安排合理。要培养学生锻炼的习惯就要制订比较全面的计划,增强学生对自我行为的时间和空间的控制能力,什么时间锻炼、复习、做作业、预习、看课外书做家务事等,各项活动,各用多少时间,都要精心安排,使每日、每周、每月的时间都有序化、有益化。注意订计划的时候,任务指标不要定得太高,要使孩子通过努力便能达到。

(4)有序进行,督促指导学生按计划行动起来后,就要逐步提高锻炼的效率。每天定时定量地锻炼,遇到特殊情况可少练一点或强度小一点,但不要间断。长此以往、持之以恒,良好的锻炼习惯就会逐渐形成起来。

学生在锻炼过程中会出现外部干扰和内部“故障”,对此家长要妥善处理。对于外界不良的引诱要及时切断;对于内部的“故障”,如情绪不佳,“旧病”复发等,最好的办法不是批评,不是训斥,而是加强指导,解决好孩子在锻炼中生理、心理上产生的问题,鼓励孩子战胜困难、战胜自我,并使他们懂得只有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培养出良好的锻炼习惯,从而迈向成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5-08
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时,首先要使学生转变观念,使他们认识到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其次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的运动,把体育锻炼融入到他们的日常活动中,也可以让整个班级共同参与锻炼,使他们以竞争为动力,让学生在运动训练中表现的更加积极。
第2个回答  2022-05-08
每天早上都应该锻炼30分钟到40分钟,长时间下来就会有一个特别好的习惯,也会让孩子们在生活中愿意选择运动和锻炼。
第3个回答  2022-05-08
转变思想观念,转变行为模式,提供更好的服务,让孩子懂得锻炼,带孩子出去玩儿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