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返回地球后,为何都站不起来,要坐在轮椅上?牺牲太大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5

最近二十年来,中国航天事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从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开始,我国陆续实现了数次载人航天任务,而且都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点,航天员在返回地球之后,在短时间内往往不会自主站立,需要坐在轮椅上,这又是为什么呢?

2003年,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返回舱,安全降落在预定的着陆点。之后,他在搜救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成功出舱,并坐在了事先准备好的轮椅上。10年后,由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组成的航天员乘组,再次安全降落。之后,三位航天员也都坐上了轮椅上。

去年9月17号,神舟十二号顺利完成预定的任务,而后返回地球,在预定的着陆地点降落。经过长达2个小时的缓冲之后,三位航天员先后出舱。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之下,他们也都坐在了轮椅上。另外,前不久神舟十三号返回后,三位航天员从出舱到转移至休息区,全称由工作人员抬着走。

可以看到,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从太空中返回的航天员,不仅出舱的准备时间比较漫长,而且出舱后在短时间内也都失去了自主行走的能力。事实上,执行太空任务并没有普通人想象的那么轻松,宇航员在失重的环境中,需要面对三大困难挑战。

宇宙浩瀚无穷,如今的人类在 探索 太空领域,只不过是刚刚起步。尤其是载人航天,最远也只达到月球。能够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无疑不是万里挑一的人物,而且需要经过大量严格的训练。此外,还有三大挑战在等待着他们。

首先,是知识技能方面的挑战 。如今随着航天 科技 的进步,我们也拥有了自己的空间站。在太空任务中,航天员必须要掌握大量专业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操控好各种设备。哪怕在遇到不可知的危险时,也能够及时处理,避免引发更大的危机。

其次,是心理素质上的挑战 。虽然说如今的载人航天安全系数比之前更高,但还是有风险存在的。能够执行任务的航天员,无疑要拥有强大的心理素质。毕竟要在太空中长时间的执行任务,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定的心理问题。而且,长期处于失重的环境下,也会让人的情绪变得烦躁、低落,这时候必须要冷静的头脑和坚毅的性格做支撑。

最后,要有过硬的身体素质 。作为一名航天员,要能够适应复杂且恶劣的太空环境, 健康 的身体是首要的条件。不然的话,是无法坚持高强度工作的。可以看到,能满足这三个条件的航天员,在各方面都要优于普通人。只不过,太空环境实在恶劣,必定会对他们的身体造成损伤。

接下来,就来解释一下,为何航天员出舱后无法行走,需要走在轮椅上。根据科学的理论研究表明,航天员在降落地球后,是不能马上出舱的,需要等待至少40分钟的时间。这主要是因为航天员长期处于失重的环境下,必须要重新适应地球的重力。

之所以要借助工作人员的帮助,将他们抬到轮椅或担架上,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航天员的骨骼和肌肉,很容易出现萎缩的情况。 在失重的环境下,航天员需要长期漂浮在空中。这就会导致他们的心血管系统发生变化,容易出现骨质疏松、骨量丢失等情况。

其次,航天员体内的血液需要重新分布。 失重环境下,人体中的血液分布跟地球不同,要更多地往头部集中。此时,航天员的头部就会出现充血变肿的情况,从外观上来看,好像是吃胖了。当血液分布产生变化事,会导致航天员出现各种身体不适的状况,甚至会严重影响嗅觉和视觉。

当返回地球时,就需要一定的时间,让血液重新分布,向人体的下半部分集中。这个时候,航天员会出现全身乏力的状况,这是因为立体耐力下降的关系。如果此时强行自主行走,那么会出现晕眩、呕吐等问题,加重身体不适的情况。除了以上原因外,免疫力下降导致宇航员身体素质变弱,也是原因之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