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直方图?

如题所述

使用分组数据的方差计算方法。

直方图上有每个组的均值和每个组的频数。假设某个组处于10-20,频数为5,那么这个组可以看成是5个15,依次类推,能获得一堆数据,算这堆数据的方差即可。

方差=(中点-平均数)×频率的和,其中频率=各长方形面积。

扩展资料:

直方图的纵轴坐标反映的是考察对象的频率与组距之比,只有当组距相同时,才可以用长方形的高即纵坐标的数值(即标值)表示频率(频数)的大小。

纵轴坐标名称采用频数(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数量称为该组的频数)或频率(频数与样本总数的比称为该考察对象的频率)来表示。各分组的频数之和等于这组数据的样本总数。

如果是频率分布直方图,纵轴坐标标目采用“频率/%”,如果是频数分布直方图,则采用“频数”。

纵轴坐标标目是“频率/%”,那么∑fi=100。如果是“频数”,那么各统计对象的频数之和(∑ni=n)必须等于样本数据总数n。通过这种方法来初步判定作者给出的是频率还是频数分布直方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9-05

直方图(也称高斯分布图)是由德国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Moivre于1733年首次提出。从理论上讲,生活中绝大多数数据均满足正态分布,比如身高,体重,人的智商等等数据。而且当前的多数研究方法均默认假定数据呈现出正态分布。直方图用于直观展示数据特征情况,观察数据的正态分布特性,检验数据是否满足分析方法的前提(正态性)

SPSSAU输出结果如下: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