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伤为什么不能异地医保报销

如题所述

因为没有备案。
一、摔伤为什么不能异地医保报销
1、未报备:异地医保报销需要在出院之前就已经完成备案,如果没有的话,就不能使用社保卡进行结算。
2、就医地点:在异地就医的时候,需选择全国联网的定点机构,这样的话可以异地直接结算,不然则需要参保人拿着相关资料回参保地进行报销。
3、报错申请:如果异地就医所有的手续都是齐全,但是还不能报销的话,可以向地区社保经办机构申请报错处理机制,看看哪里出了问题。
二、异地医保报销需要哪些资料
1、基本资料:个人身份资料、医保卡、相关医疗费用清单、转院手续、出院病情证明等。
2、如果是长期异地工作,需要提供有效劳动合同复印件、单位外派证明、用人单位营业执照等等。
3、如果是长期异地居住,需提供由所属街道派出所开具的暂时居住证明。
总的来说,在异地就诊的时候,记得千万要去先报备,并且选择医保定点机构治疗。
具体流程:
1、根据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策规定,参保人在异地就医须事先到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登记,备案(急诊患者在外地发病需及时到医院住院治疗的,在住院后三天内向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电话申报备案),其医药费先由个人全额垫付。
2、出院后1个月内,凭户口簿、患者身份证复印件(必须有所住医院医保部门签署的身份核查意见,并加盖公章)、居民医保证(卡)、医药费发票及明细清单、出院证、异地居住证明或暂住证等资料到户籍所在地医保经办机构办理医疗费用报销手续。
3、就医人员住院时必须向参保地医保中心申报备案,如果不按规定办理报备手续,住院发生的医疗费用医保机构不予报销。
法律依据:
《国务院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
四、提升服务效能
(一)提高统筹层次。
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原则上实行市(地)级统筹,各地要围绕统一待遇政策、基金管理、信息系统和就医结算等重点,稳步推进市(地)级统筹。做好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和异地就医结算服务。根据统筹地区内各县(市、区)的经济发展和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基金的分级管理,充分调动县级政府、经办管理机构基金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行省级统筹。
(二)完善信息系统。
整合现有信息系统,支撑城乡居民医保制度运行和功能拓展。推动城乡居民医保信息系统与定点机构信息系统、医疗救助信息系统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做好城乡居民医保信息系统与参与经办服务的商业保险机构信息系统必要的信息交换和数据共享。强化信息安全和患者信息隐私保护。
(三)完善支付方式。
系统推进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按床日付费、总额预付等多种付费方式相结合的复合支付方式改革,建立健全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及药品供应商的谈判协商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推动形成合理的医保支付标准,引导定点医疗机构规范服务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通过支持参保居民与基层医疗机构及全科医师开展签约服务、制定差别化的支付政策等措施,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新秩序。
(四)加强医疗服务监管。
完善城乡居民医保服务监管办法,充分运用协议管理,强化对医疗服务的监控作用。各级医保经办机构要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医保智能审核和实时监控,促进合理诊疗、合理用药。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医疗服务监管,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