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结婚风俗赏,看客家人的婚礼流程

如题所述

1. 说亲
男孩成年后,父母会委托媒人寻找适合的未婚女子。媒人会向女方父母介绍男方的家庭、年龄、相貌等情况。如果女方父母同意,会进行进一步的相亲,这被称为“探人家”。如果不同意,会婉言拒绝。所谓的“探人家”是指女方的父母邀请亲信前往男方家中,男方会设宴款待并赠送礼品。过去,女儿本人通常不会参加。
2. 送定(确定)
说亲成功后,女方会提出条件,如聘金、猪、酒、鸡、鱼、糖果等,而男方会提出要求嫁妆。双方通过媒人协商确定条件。在农村,通常会以书面形式称为“写婚约”或“写合婚字”,由双方家长和媒人签字,各执一份。
3. 报日子和送聘金
男方确定“斗床”和接亲日期后,通知女方,称为“报日子”。通常在结婚前一个月,同时男方会送聘金给女方。客家人喜欢在聘金尾数使用“九”,因为它与“久”谐音,寓意吉利。女方在男方斗床时,会送柚子和木炭,象征富贵和暖新房,男方则会送大肉圆给女方,分赠亲友,表示结缘。
4. 盘嫁妆
嫁妆的丰俭因家庭而异。传统上,一般家庭女儿的嫁妆包括衣物、家具等,而富裕家庭则可能包括绫罗绸缎、金银首饰等。送嫁妆的人称为“青娘”,男方会给予红包。嫁妆送到后,男家会宴请亲友“看嫁妆”。盘嫁妆时间各地不同,城关通常在新娘出嫁前一天,乡间则多在第二天。
5. 接亲和送亲
接亲也称为迎亲,传统上在日间进行,现代多在深夜。男方在鞭炮声中带着猪头、鸡公、鱼等到女方家中接亲。女方家中会款待接亲者,但婿郎和陪客不会多吃。新娘梳妆后,与接亲者一同前往男方家。到达后,新娘可能在门外等待,直到入门时,男方父母会回避。入门时,有宰杀公鸡和抛米筛的习俗。一些地区的客家人在迎亲中还有拖青的习俗,寓意多子多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