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的黑科技到底有什么呢?

如题所述

古人的智慧远远地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而汉朝的科学技术更是闪闪发光。对于汉朝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扒一扒汉朝的那些黑科技。

一、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西汉时期已经开始使用丝絮和麻造纸,这可是纸的远祖。而东汉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更是带来了一场书写材料的革命。蔡侯纸便于携带,取材广泛,物美价廉,推动了中国、阿拉伯、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发展。因此,汉朝的造纸术成为了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二、汉朝的天文、医学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东汉的大科学家、天文学家张衡发明了第一台能够监测地震的候风地动仪,还发明了漏水转浑天仪、瑞轮荚、独飞木雕等一大批黑科技,令人叹为观止!在医学方面,东汉的医圣张仲景创作了《伤寒杂病论》,而神医华佗更是发明了麻沸散,成为我国使用麻醉第一人。

三是数学领域的飞跃式发展,奠定了我国古代的数学的基础。西汉的《周髀算经》及东汉初年的《九章算术》则是数学领域的杰作,特别是其中的《九章算术》是对战国、秦、汉时期创立并巩固时期数学发展的总结,列有分数四则运算、今有术(西方称三率法)、开平方与开立方(包括二次方程数值解法)、盈不足术(西方称双设法)、各种面积和体积公式、线性方程组解法、正负数运算的加减法则、勾股形解法等筹算方法,形成了一个以筹算为中心、与古希腊数学完全不同的独立体系。有《九章算术》为证,谁还敢说我国的数学来自西方呢?

四、在工艺技术发明,汉朝更是有了质的飞跃。我国古代的陶瓷技艺早在夏商周的时候就出现了,但是直到了汉代才是我国瓷器真正的烧制时代。汉朝还发明了蒸馏法、水力磨坊、现代马轭和肚带的原型、漆器、用于冶金的往复式活塞风箱、独轮车、水车和吊桥等一大批的黑科技。除此之外,汉代的冶炼技术也有了突飞猛进,出现了有“汉代魔镜”之称的青铜透光镜。汉代还出现了蒸馏酒,酿酒水平臻于完美。东汉更是出现了水排等新式灌溉工具,农业技术大幅度提高。

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汉朝是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涌现了一大批黑科技,令我们不得不惊叹古人的智慧。正是他们的天才创造力,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成就了中华文明的辉煌。最后,让我们为他们打cal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01

存在了四百多年的大汉王朝出现了很多响当当的“神器”,使其与同期的罗马帝国并列成为当时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的文明帝国。

大汉“神器”里面有能够减少空气污染的雁鱼铜灯、长信宫灯、铜牛灯,有当时用来计算道路里程的记里鼓车,有利用水力来舂米、去粮食壳皮的水碓,更有天平式的湿度计及青铜卡尺等很多“逆天”的“黑科技”。后来,考古学家又给大家展示了另一个神奇的物件—“透光镜”。

古代早期的镜子是用金属制作的,材料多是铜锡合金,也就是古人说的铜镜。制作铜镜时,古人会先制作一个铜盘,然后把铜盘的一面磨光。光滑的铜面可以反射光线,于是就可以拿来当镜子用了。

到了汉代,我们的祖先发明了一种新型的铜镜,后人称之为“透光镜”。表面看来,“透光镜”跟常用的铜镜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当阳光照到镜面时,奇迹就发生了。镜子背面的铭文、图案,甚至用来穿带的镜纽都会被反射到墙上,“透光镜”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我们知道玻璃是会透光的,但金属却不行,可是为什么铜镜背上的纹饰会出现在墙上呢?古人一直没有给我们答案。

北宋学者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是这样记载的:“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予观之,理诚如是。然余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唯此一样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皆莫能透,意古人别自有术。”

从沈括的文字中,我们能够看出,他对“透光镜”的原理也十分好奇。他认为古铜镜能透光是因为铸造时薄的地方冷却快,厚的地方冷却慢,从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收缩。纹饰虽然在背面,但厚薄不均的镜面仍会留下肉眼察觉不到的微小变化,所以才会造成铜镜“透光”的奇异现象。但沈括的解释并不足以真正解开“透光镜”的奥秘。

近些年,经过科研人员的努力研究,铜镜透光的秘密才真正被解开。原来,这种“透光镜”之所以能够透光,是因为镜面的曲率是不同的。

在铸造过程中,镜背的花纹图案凹凸处厚薄不同,经凝固收缩而产生铸造应力,铸造后经研磨又产生压应力,因而形成物理性质上的弹性形变。当研磨到一定程度时,这种弹性形变叠加作用,使镜面与镜背花纹之间产生相应的曲率,而这些凭肉眼是看不出来的。所以,当光线照射在镜子上时,肉眼看到的是光照射在了平滑的镜面上,实际上光却照射在了曲率不同的纹理上,出现了不同的反射光线,于是铜镜就投射出了花纹。“透光镜”就是这么形成的。

相似回答